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欧央行审慎开启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序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10-27 10:15:11

新华社法兰克福10月27日电(记者胡小兵)欧洲中央银行理事会26日在法兰克福宣布,维持欧元区现行的零利率政策不变,但将把每月购债规模缩减一半。分析人士认为,此举表明欧央行审慎开启了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序幕。 

当天欧央行理事会决定,将从2018年1月开始实施购买政府和企业债券的削减计划,期限为9个月,规模从目前的600亿欧元削减至300亿欧元。 

为给自身行动留下足够灵活度,欧央行表示,在必要情况下,它也可能扩大购债规模或延长购债时间。 

为刺激欧元区经济复苏,欧洲央行自2016年3月以来,将主导利率降至零,并早在2015年3月开始实施购买政府和企业债券计划,购债总规模预计为2.28万亿欧元。自今年4月始,欧央行每月购债600亿欧元。该计划将于今年底到期。 

当天欧央行的决定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欧元对美元汇率略有下挫。 

欧央行行长德拉吉当天表示,欧央行的举措是“审慎的”,该行从未打算猛然停止刺激经济计划。他说,尽管欧元区经济增长强劲,但仍然非常依赖货币政策支持。 

今年初以来欧洲经济发展形势较好,为欧央行渐进式退出购债计划、结束反危机措施创造了条件。9月份欧央行上调了欧元区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同时将明后两年通胀预期分别下调至1.2%和1.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月份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速预测调高至2.1%。 

欧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在欧洲一直存在争议。德国政界和经济界人士呼吁,零利率政策损害储户利益,应逐步提高利率。慕尼黑伊弗经济研究所所长克莱门斯·菲斯特指出,“购债会导致越来越大的财政连带责任,现在是时候退出这一计划了。” 

但对何时正式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欧央行并没有给出明确时间表。今年初,欧洲央行对以通胀率判断是否需要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设置了四个标准:中期通胀率和通胀预期是否趋近政策目标;通胀率上升是否持久;若退出宽松政策,通胀率回升能否持续;通胀率回升势头是否覆盖欧元区各成员国。 

欧盟统计局今年10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9月份年化通货膨胀率为1.5%,与8月份持平。欧央行的主要任务是维持欧元区物价稳定,致力于将欧元区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以内。由于目前距这一目标尚有差距,欧洲央行对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一直保持谨慎。 

慕尼黑伊弗经济研究所所长克莱门斯·菲斯特25日说:“削减购债速度应与经济增长、通胀率和通胀预期挂钩。如果欧元区经济增长继续稳固推进,欧央行可到明年3月将购债降为零”。有市场分析人士预计,欧央行将逐步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首次加息预计在2019年下半年。

相关推荐
澳大利亚央行宣布保持基准利率不变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行)4月1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保持在4.1%不变,同时也保持外汇结算余额利率在4%不变。

财经分析:数据支持美联储谨慎调整货币政策 料短期内维持利率不变

美国商务部2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3%,同比增长2.5%,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美地方联储官员:美联储需暂时维持利率不变以待通胀回落

美国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贝丝·哈马克27日表示,美联储需暂时维持利率政策不变,以等待更多通胀率重新朝着目标水平回落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