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埃及专家表示“入篮”已增加人民币的国际使用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10-31 14:16:26

新华社开罗10月31日电(记者郑思远)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刚刚满一年,在国际范围的使用已经实现稳步发展。中国埃及商会主席迪亚·菲基日前表示,人民币正在成为埃及第二大常用货币。 

菲基说,受相关政治压力影响,一些国家不喜欢使用美元或欧元进行交易,而中国秉持不干涉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原则,这使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规模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极大便利了境外主体持有和使用人民币。 

埃及金字塔政治与战略研究中心亚洲项目负责人穆罕默德·法拉哈特说,人民币在促成阿拉伯国家内部直接交易的过程中,自身接受程度和范围不断提高,正在转为国际货币。 

法拉哈特认为,IMF吸引人民币“入篮”增加了全球投资者使用人民币的信心。鉴于中国贸易和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人民币国际化将促进国际货币多元化,对巩固世界稳定和金融交易稳定产生积极作用。 

当前,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地位稳定。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统计,截至2017年6月,全球有超过1900家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新加坡、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菲基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国都有兴趣与中国进行贸易,这必然会增加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并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发展。

相关推荐
上半年我国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7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入和支出合计7.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人民币在跨境收支中的比重达到了53%。

瞭望丨东南亚的中国机遇

长期以来,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与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合作,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全球支付占比创新高,人民币活跃度持续提升

在跨境贸易结算中占比逐步提高,在跨境投融资活动中日益活跃、“朋友圈”不断扩容……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币全球吸引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