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空间大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11-01 09:44:41

新华社昆明11月1日电(记者字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近年发展迅速。国内外专家学者聚首正在昆明召开的中国—南亚、东南亚医疗合作论坛暨昆明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就医疗器械相关问题展开研讨。 

“我国医疗器械仍处在一个初级量化的发展期,企业数量众多,经济规模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注册司副司长高国彪说,目前我国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5838家,其中产值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近90%。 

“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空间很大。”高国彪说,医疗器械是健康产业发展比较快的产业,并持续多年在医疗工业细分产业保持前三名。 

《2016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蓝皮书》显示,2016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约为3700亿元,比2015年度的3080亿元增长了620亿元。其中,医用医疗器械市场约为2690亿元,约占72.70%;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突破千亿元大关,约为1010亿元,占比27.30%。 

蓝皮书同时指出,随着健康中国2030、中国制造2025作为国家战略全面推进,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总体上呈良性态势。 

在医疗器械监管方面,我国已建立国家总局、省局、市局、县局四级行政管理体制,在各项管理体制保障下,医疗器械产业开始向医用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微创诊疗的植入产品、基因检测产品等领域发展。 

高国彪认为,科技聚合和资本集中是未来医疗器械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用好临床样本优势和建立大数据分析是引领产品升级、产业突破发展的动力源,制度创新和评价能力是提升产品安全有效、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国彪介绍,下一步将着力改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加快临床急需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支持罕见病医疗器械研发,加强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加快我国医疗器械升级步伐。

相关推荐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我们很荣幸成为这条坦途的见证者”——吉尔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让沿线地区焕发活力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合作建设贯通吉南北的干线公路——新北南公路。该公路全长433公里,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切实便利和福祉,也让沿线地区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