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上,音乐架起文明之桥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11-07 09:04:44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白瀛、万小雨) 2015年8月28日,中国中央歌剧院应邀在普契尼的故乡意大利小城卢卡,参加第61届普契尼艺术节,并上演了普契尼的经典歌剧《图兰朵》。 

“《图兰朵》这个中国公主的故事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的精神财富,普契尼艺术节60多年来从未请过国外的歌剧院。”时任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说,该剧已在埃及、叙利亚、意大利等国巡演。 

如今已是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俞峰,正在推动“学院版”《图兰朵》再次走出国门。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沿线国家在音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正不断加强。今年3月,首届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吸引了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艺术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在贺信中表示,音乐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将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文化交流、文明相互理解,增加包容互信”。 

事实上,音乐一直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据俞峰介绍,扬琴、琵琶、唢呐等很多乐器都是沿古丝路传入中国的,而中国古筝等乐器也由古丝路传了出去;许多国外的音乐品种被吸收到了中国,唐代宫廷规定的10种宫廷燕乐,有7种来源于当时的西域地区。 

千百年后,“丝路”主题或题材的音乐作品正在复兴。老挝友人维莱蓬创作的歌曲《一带一路》,以绵软的老挝语调混合着清晰的中文发音,在中老两国民间收获了大量歌迷;中国音乐人创作的歌曲《“一带一路”之歌》以孙悟空和唐三藏代入,向海内外听众说明“一带一路”是什么…… 

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说,音乐是人类的“通用语言”,可以在不同文明、不同语言之间架起桥梁。“不管在哪个国家,不管使用什么语言,音乐总会引发人们情感方面的共鸣。” 

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音乐创作和人才培养,今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牵头的“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在京宣告成立,来自沿线其他国家11所音乐院校和中国9所音乐学院的20位院长共同发出联盟宣言,探索建立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交流演出和音乐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多元合作机制。 

教育部国际司司长许涛说,“一带一路”是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路线,音乐教育联盟已被列入教育部去年牵头制定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今后我们还要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音乐教育研究,推动联盟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到研究中去。” 

星海音乐学院院长蔡乔中说,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以联盟的形式开展音乐交流与合作是一种文化红利,中国院校应整合资源,发挥应有作用。 

据悉,联盟正在推动沿线国家音乐教育领域学位互认和海外考级事务,在此基础上计划成立以传播中国民族音乐为核心的中国海外音乐中心。 

俞峰说,中国音乐已经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中国音乐人对外交流既要差异化,也要同质化;既要与沿线国家交流中国民族音乐,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也要在西洋乐方面交流切磋,以高水准去赢得尊重,在战略高地推动国家艺术形象的发展,借此促进中外民心相通。

相关推荐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

新华丝路十周年:岁物丰成 再赴新程

当时间的指针划过第十个春秋,新华丝路——这个国家级“一带一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从破土而出的嫩苗成长为连接五洲四海的参天大树。回望十年前,新华丝路满怀共建“一带一路”的赤诚,开启了在广袤的亚欧非大陆乃至更远土地上编织信息纽带、点亮合作星火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