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闽宁论道:热议精准扶贫“闽宁模式”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责任编辑:司一捷 2016-10-22 17:46:00

新华社银川10月2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曲翔 安娜) 22日,“2016中国东西协作(闽宁)高峰论坛”就“精准扶贫‘闽宁模式’”这一主题举行了“闽宁论道”对话环节,来自政府、学界、商界的嘉宾就该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对话由中国经济信息社高级经济分析师孟庆丽主持。

                 “闽宁论道”——“精准扶贫‘闽宁模式’”对话现场。新华社宁夏分社 刘泉龙 摄

作为中国扶贫的一个重要模式,闽宁模式非常有特点。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主任、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书记张琦表示,闽宁模式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独特,并且具有向全国推广、复制的价值。

首先,产业扶贫效果非常好。政府出台的政策,以及企业的实际工作,都把产业扶贫作为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异地搬迁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其次,新型城镇化与扶贫推进相结合。福建与宁夏永宁东西协作,落脚闽宁镇,整乡推进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效果非常好,极具特点;第三,大力推进综合扶贫。不仅仅着眼于农民收入方面,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多维全面推进提升;最后,以扶贫为起点,东西合作互利,最终取得共赢发展,从国家角度来看,取得了西部、东部两大区域同步发展的良好效应。

来自政界、商界、学界的不同嘉宾的观点恰恰也从不同的角度印证了上述看法。

永宁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闽宁镇党委书记钱冬在对话中表示,闽宁镇是东西协作扶贫的缩影,是对口协作的窗口和平台,也是宁夏脱贫攻坚的示范。经过20年的发展,闽宁镇从昔日的干沙滩变成金沙滩,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设施鲜明的大城镇,移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年前不到500元增加到去年的1万多元,20年间增长了20倍。在2013年底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户中,目前95%已经脱贫,计划在今年底要全部脱贫。

闽宁镇通过创新产业在扶贫开发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闽宁积极引进江苏振发、福建德龙等东部企业落户,引导一二三产融合。下一步,如何以企业为龙头,做大做强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是摆在闽宁镇乃至全国扶贫事业中的新课题。

针对这一问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指出,三产融合作为国家宏观政策的重大变革,在落地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探索。目前三产融合的模式分为五种:第一种是农业内部的融合;第二种是农村合作社向下游延伸,农户、企业向上游延伸;第三种是功能特点,比如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第四种是互联网+,互联网+改变了商业模式,对农业也产生巨大影响;第五种是综合体,利用互联网和休闲农业实现农业、农民、农村共同发展。

宁夏壹泰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红财说到,贫困户是我们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扶贫产业,没有扶贫政策,就不会有我们的企业。

宁夏创业谷总经理申畅认为,一二三产业已经变得越来越紧密,虽然目前闽宁的产业融合跟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宁夏相对较小,资源易于集中共享,我们要化劣势为优势,做实内容、做透方案,打造产业链,给闽宁产业发展带来更好的生机。

银川置业投资发展总监廖芳则表示,我们要做的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比如三沙源作为现代旅游业项目,将解决当地两万多人的就业。

目前,对闽宁镇来说,脱贫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脱贫以后如何能实现小康、更加幸福?这就需要闽宁未来在夯实产业基础、打造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方面需规划先行,避免走东部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张琦认为,这同时也反映了未来我国扶贫的方向。为此,绿色减贫的概念提出,很多企业家在宁夏的投资都是绿色的,例如养殖业。此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仅仅指收入的增加,还包括社会保障、资源环境在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的综合提高。

“2016中国东西协作(闽宁)高峰论坛”于10月21-22日在宁夏永宁举行。论坛由中国经济信息社、永宁县委县政府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宁夏中心、永宁县委宣传部承办,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冠名、振发新能集团有限公司为首席战略合作伙伴。论坛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深度剖析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的“闽宁经验”,同时,就东西协作、产业融合、共享发展等的具体内涵,探讨未来东西部结对发展、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方向,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搭建产业链项目对接和区域联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