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辽宁自贸试验区首创13项改革创新举措 涵盖贸易便利化等多领域

来源:辽宁日报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11-28 15:15:31

记者从辽宁省商务厅获悉,自辽宁自贸试验区揭牌成立以来,辽宁省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核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目前,辽宁自贸试验区首批经第三方评估的29个改革创新案例已经形成并上报商务部,其中13个案例属于全国首创。

13个全国首创的案例中,涵盖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国企国资改革、区域开放合作等多个领域,具体包括“关险合作”实现税款担保模式新突破、“保税混矿”监管制度创新、“一带一路”多式联运集装箱标准化改革等举措,其中既有重点领域突破性的制度创新,又有系统集成性的制度创新。

第三方评估机构认为,这些案例充分结合了区域发展实际和阶段性需求,较好体现了自贸试验区服务、推动和引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使命担当。

沈阳片区针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各个关键环节,提出针对性极强的监管服务。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针对生产准备、创新研发、国际认证、加工生产等七大业务环节,分别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检验检疫便利化措施,涵盖装备制造业发展全流程。例如,在生产准备环节,出台抽批检验或装运前检验模式降低抽批检验比例,并实行“24小时预约制”等检验监管创新措施。沈阳众多装备制造业企业在节约费用、成功开拓海外市场等方面受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评估组对此评估称:“该管理服务模式属于全国首创,对于整个东北地区,乃至具有高端制造产业基础的其他地区均具有较强的复制推广价值。”

大连片区先行先试“归类尊重先例”“出口退税综合服务平台”等贸易便利化创新举措。大连市国税局在全国率先推出出口退税综合服务平台,以“7×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免费服务,打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为企业提供便捷普惠的出口综合服务。例如,运用平台的智能化自动申报退税功能,出口企业可享受全程无纸化免填单。

营口片区联合营口港推出“一带一路”多式联运集装箱标准化改革,在重载负荷标准、装卸标准等五方面确立了新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规则,提升了箱容利用率,装卸地点不受约束,改变了货物原有的装卸模式和运输模式,降低整体运营成本。这对于增加我国在集装箱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而言,此举意义重大。

除了三大片区,由省(中)直各部门组成的各个专项工作推进组也积极行动,启动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各项措施。在投资领域方面,辽宁省在辽宁自贸试验区实行多评合一、统一评审的新模式,进一步简化、整合投资项目报建手续,探索实行先建后验的管理模式;在贸易便利化方面,辽宁省继续推进跨境物流通道建设,同时加快推进辽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二期、三期建设。

检验自贸试验区的成效,关键要看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原本需要两个月左右时间才能走完全部流程,如今只用了一天,辽宁天年医疗服务有限公司就拿到了辽宁自贸试验区的“四十六证合一”营业执照。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没想到自贸试验区的效率这么高,投资环境这么好。未来我们要以营口为中心,打造全国顶尖的疗养和养老医疗服务机构。

多项创新举措不断释放着改革红利,激发起企业投资兴业的无限热情。截至11月20日17时,辽宁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达18834家,注册资本达2669.7亿元。按实际工作日计算,每天约有120家新注册企业入驻辽宁自贸试验区。

辽宁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对国家先后提出的复制推广试点任务进行逐条梳理,确保所有落地复制经验对得起第三方评估和企业获得感的检验,同时将紧紧围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投资体制改革、贸易便利化、金融领域创新和事中事后监管方面进行经验创新。

相关推荐
栽下梧桐树 引得产业来——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一线观察

这里是全球贸易通新疆喀什中亚出口商品选品中心,由全球贸易通集团运营,是该集团在西部地区设立的唯一一个选品中心。营销模式是通过定期邀请周边国家客商前来现场观摩,然后线上下单,最终通过跨境电商完成交易。

北京自贸区五年实现多个全国首创

7月3日,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各区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多个“全国首创”“全市首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水平开放持续注入新动力。

国务院发文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7约3日对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