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山大学张光南: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带一路”的海陆空交通枢纽

来源:中经社 责任编辑:李晓纬 2017-11-30 09:23:00

张光南

图为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张光南教授接受采访现场

新华丝路网广州11月30日电(记者周懿、吕光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于11月29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光南在论坛上说,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带一路”在陆地、海上、空中三个方面的交通枢纽。

粤港澳大湾区里,香港的定位是超级联系人,联系中国内地和美日欧、“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市场;澳门最近提出要做精准联系人,联系葡萄牙以及葡语系国家。张光南认为,无论是香港还是澳门,这种联系人的角色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可以成为中国和国际之间的一个枢纽。

张光南分析了全球湾区发展历史后说,湾区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港口经济阶段;工业经济阶段,基于港口便利性产生的制造业;服务阶段,基于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服务业阶段;创新阶段。

然而,粤港澳大湾区属于四个阶段同时存在,这就构成了它的亮点。粤港澳大湾区既有广东港口、深圳港口,又有制造阶段,目前珠三角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同时,服务业也在大力发展;在创新经济方面,无论是深圳的创新科技,还是香港、珠三角的创新科技系统,目前都是广受关注的。

相关推荐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开通

这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巴西桑塔纳港的海上新通道,不仅将航程缩短30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更成为中巴深化贸易互补、拓展新兴市场的战略纽带。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内通外联”提速“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今年一季度,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外贸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呈现积极的增长态势,尤其是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成为重要支撑,折射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区域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韧性和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车辆跨境货物启运

3月31日,深圳企业华鹏飞股份有限公司一辆满载智能电子产品的自有国际公路运输(TIR)系统货车从深圳启程,开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采用本地企业自有TIR车辆开展跨境货运,标志着大湾区与中亚地区互联互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