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上的天津泰达

来源:中国境外合作区-新闻中心 2017-12-12 17:08:58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从2008年正式启动建设至今,已经有70多家企业入驻,吸引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为埃及当地创造了35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来听滨海广播记者郑璐采写的:《“一带一路”上的天津泰达》

2017年底,在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世界规模最大的玻璃纤维商——中国巨石集团埃及公司投资1.1亿美元建设的第三条生产线正式点火投产。这标志着巨石在埃及年产玻璃纤维将超过20万吨,成为中国在埃及单体最大的制造类项目。目前,巨石正在紧张的开展四期项目建设,主要用于玻璃纤维的各个配套项目建设。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人事管理部副经理王飞通过越洋电话介绍说:

整个我们埃及项目的投资原计划是5.2亿美金的,因为我们整个20万吨玻纤基地当时计划是用8到10年的时间全部建成,现在我们也就相当于用了五年的时间,所以我们增资了5000万美金,所以现在我们整个项目的投资是5.7亿美金。

王飞介绍说,玻璃纤维项目全都建成后,将填补埃及乃至非洲地区玻璃纤维制造业的空白,有力地推动当地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使埃及成为主要的玻纤制造大国。项目能如此顺利地推进离不开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良好的投资环境。

但是这样一个令双方共赢的项目在落地之初就遭受到意想不到的挫折。那发生在2012年前后。中非泰达投资公司执行总经理魏建青回忆说:

(巨石)一期的需要电呢是15个兆瓦。埃及的几任部长当时都承诺这个项目我们非常欢迎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这个项目设备已经到了海关了,立项审批说对不起,我们只能给你提供八个兆瓦的电。一半,所有的设备运行不起来的,设备每天都有滞港加仓的费用。那损失可能是几千万美元。

面临突如其来的困难,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凭借对埃及法律法规、文化的了解,立即通过各种途径向埃及政府反映,最终帮助巨石集团协调解决了问题,挽回了损失。魏建青说:

当时埃及是属于这种政府更迭比较快的情况下,当时的总理叫詹祖里,他是原先我们这个区域的是一个缔造者,当时他来中国谈判就是想把泰达引到埃及,所以他对这个区域感情非常深。最后这个总理就说今天我给你批15个兆瓦的电,而且告诉你们明天我要下台了,今天是我下台之前干的最后一件事。真的给批了。

巨石集团的经历正是中国众多走出去企业的一个缩影。企业走出去与其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而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正是实现抱团取暖的最佳路径。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人事管理部副经理王飞通过越洋电话说:

尤其是在比如说公司注册,公司土地的一个购买啊这方面给了很大的一个支持,让我们公司能够快速的确定,让我们整个项目的一个审批进度得到了快速的提高,然后这个对我们整个基地的建成的话是有很大的一个帮助的。

如今,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已经形成了以纺织服装、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新型建材及精细化工为主的产业内容。有了完备的法律、通关、金融等服务体系。天津泰达的输出模式也已经由以往投资贸易类的“走出去”,进化成了中国企业高端服务的“走出去”。

目前,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6平方公里扩展区也已经开工建设,扩展区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城市商业区、保税物流区、加工制造区、高端居住区和文化休闲度假区为一体化的现代城市。中国这样一个民族品牌也将以此传向世界。中非泰达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李代新说:

合作区未来的整体的发展目标呢是要实现30亿美元的这个投资,实现100到120亿美元的产值,新入区企业150到180家,为当地解决4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在不久的将来一个集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四生一体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将会屹立在红海岸边。

相关推荐
国开行向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扩展区二期项目发放首笔贷款

近日,国家开行天津分行向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扩展区二期项目发放首笔2858万元人民币贷款,用于支持合作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国开行落实去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服务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的又一具体举措。

巴西专家:“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的坚定承诺

25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红厅论坛上,巴西“观中国”专家佩德罗·祖佛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解”的讨论环节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对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的坚定承诺。

2025“一带一路”在地生活微视频征集令

2025“一带一路”在地生活微视频征集令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