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与国际航空工业合作迈入新阶段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1-04 14:49:00

中俄

图为新一代中俄远程宽体机

新华社信息珠海11月4日电 (记者陆芸、马晓澄)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日前宣布,将和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合作在上海建立合资公司,打造新一代中俄远程宽体机。

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总裁斯柳萨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按照初步的分工文件,俄方将负责机翼的研制和生产,而中方负责生产机身和飞机总装,项目总金额在130亿到200亿美元之间,双方出资各50%。

“我们非常重视制造自己的商业飞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也需要有能力的合作方,而中方有这个能力,我们从其已经实现的国产ARJ21和C919就可以看出来。”斯柳萨里说。

中国商飞和俄罗斯联合航空的合作背后,是中国企业与国际航空企业工业合作转型升级的事实。从简单的零部件供应到深层次的技术合作,中国航空产业正在为国际航空市场贡献更多的技术力量,与国际知名航空企业形成良性互动。

正在第十一届中国航展进行展示的远程宽体飞机空客A350,就是中国航空技术与国际航企合作的典型案例。

据了解,中国的航空工业企业承担了A350机体5%的制造任务。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工程师从项目伊始就参与了A350的研发和设计工作,其多项专利技术在A350部件设计中得以应用。

“空客和中国一起创造了先进的A350飞机。”空中客车中国公司总裁陈菊明表示,“可以说,一家外国制造商将飞机设计这种工作放到中国目前绝无仅有。”

空中客车中国公司首席运营官马福朗介绍,中国是A350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每一架A350上都安装有在中国设计和制造的部件,而且中国和空客在A350上的合作具有战略意义。

“这就是中国智造。优秀的中国工程师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工程师一起设计了最先进的350,他们不仅参与其中,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自己的创新应用到了飞机的设计之中。”马福朗说。

11月1日,波音公司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一份拓展双方研究合作的新协议,将双方合作延长5年,进一步加强航空生物燃料的新技术、绿色制造领域的联合研究。

不断转型升级的航空国际合作背后,是中国航空自主研发能力的增强。在正在举行的第十一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等相继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长足进步。

“中国航空产业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次航展上我们也看见了很多很好的结果,比如新一代战斗机和有竞争性的商用飞机。”斯柳萨里说。

他向记者透露,俄罗斯联合航空正在和中国企业探讨下一步合作,其中一个方向是与中国企业、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一起研制大推力发动机,应用于未来中俄航空企业之间的项目。

相关推荐
“携手播撒合作种子”——上合峰会在津首场配套活动聚焦可持续发展

2025年是上合组织的“中国年”。作为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我国将于今年秋天在天津主办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马拉维驻华大使:深化双边合作,推动中马关系新发展

马拉维驻华大使艾伦·钦泰扎表示,随着中马合作不断深化,希望两国进一步扩大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双边关系的新发展。

共话本币合作未来, “全球南方”本币融资创新合作研讨会在巴西举行

“全球南方”本币融资创新合作研讨会在巴西圣保罗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跨越山海 合作共赢——“全球南方”本币合作创新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