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德加快合作让“应急”不再为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1-04 14:08:00

新华社信息成都11月4日电 (记者董小红、谢佼、左为) 蓬勃发展的中国应急产业,吸引了不少德国企业的关注。3日下午举行的2016中国(成都)国际应急产业发展论坛上,不少与会德国企业界人士表示,希望未来能与中国在该领域加深合作。

“中国应急产业发展很有前景,两国将加强在这方面的合作。”德国工商大会广州代表处首席代表晏思说,应急产业不仅仅是防灾技术的创新,更应该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整体性的应急管理系统。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说,维护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应急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近年来,中国在应急救援装备方面发展迅速,不仅有无人机、北斗通信、地震预警系统等“高大上”装备,还研发了各种小巧灵活的单兵应急工具。

据民政部发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1.9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704.1亿元。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我们跟中国未来将在应急产业更多领域加深合作,一起共同努力。”德尔格中国区市场总监宝林卡·班德尔说。

该公司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专业开发各类医疗和安全技术产品,跟北京、上海、成都等多个城市有合作,目前在中国有800多名员工。宝林卡·班德尔说:“未来联系会越来越紧密,我们一起共同促进应急产业发展壮大,在灾害面前有备无患”。

据悉,国际应急产业发展论坛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政府及德国工商大会共同主办,是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博览会的重要论坛之一。此次西博会还设立了专门的应急产业馆,展示中德双方先进应急技术和装备。救援队伍也会在现场进行救援演示,参会观众将亲身体验灾难来临时的真实感,提升防灾减灾意识。

 

相关推荐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专访|中国企业是全球物流创新的重要推动者——访慕尼黑博览集团全球产业负责人

德国慕尼黑博览集团全球产业负责人罗伯特·舍恩贝格尔在2025年慕尼黑国际物流博览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物流行业非常具有创新精神,对技术发展保持高度敏感,是全球物流创新的重要推动者。

德企齐聚金陵,扩大“朋友圈”开启“新航程”

日前,以“中德合作,宁聚未来”为主题的“德国企业南京行”活动成功举办。期间,一批来自德国的世界500强、“隐形冠军”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代表齐聚南京,共话发展新机遇,扩大中德企业间深度合作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