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经验启迪非洲复兴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12-25 16:32:59

新华社内罗毕12月25日电 (记者李生江) 在万里之遥的非洲大陆,如今随处可见中国人的身影。他们可能是游客,是商人,是维和官兵,是援非医疗队成员,是当地中资企业员工。无论身处哪个国家,从事什么工作,他们都是中国对非洲真实亲诚政策的践行者。 

在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刻,他们也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向非洲民众传递着中国友谊,为非洲发展和实现复兴之梦提供中国动力。 

为抗击疾病和灾害,中国向非洲伸出援手。 

11月26日,东非坦桑尼亚,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完成首次环非洲访问,离开达累斯萨拉姆港。此行历时近百日,航程1.3万海里,为吉布提、塞拉利昂、加蓬、刚果(布)、安哥拉、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的民众提供诊疗服务达5.2万人次,手术246例。在许多非洲国家民众心中,和平方舟医院船就是一艘“希望之船”“友谊之船”。 

8月中旬,西非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持续大雨,引发的泥石流吞噬了1000多条生命。灾难发生后,中国驻当地企业成为最早赶赴现场的外国救援队。第二批中国援塞军事医学专家组也迅速反应,积极救治,防治传染病。 

为帮助非洲维护和平稳定,中国也在积极行动。 

8月1日,非洲之角吉布提,中国驻吉保障基地部队正式进驻营区。这是中国首个海外保障基地,其建成有利于中国军人更好地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开展护航行动及人道主义救援。 

在南苏丹,在马里,在刚果(金),“中国蓝盔”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完成联合国维和任务之余,他们还尽己所能为当地民众排忧解难。在任务区,常有当地人主动向中国军人问候:“中国,好!” 

为帮助非洲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授鱼授渔从不藏私。 

5月底,由中国企业修建的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该国东部港口城市蒙巴萨的蒙内铁路竣工通车。这条完全采用中国标准的电气化铁路,极大地便利了沿线居民出行。自开通以来,蒙内铁路已运送旅客逾60万人次,平均上座率约95%。 

在科特迪瓦萨桑德拉河流域,被称为西非“三峡工程”的苏布雷水电站11月2日举行竣工典礼。这一中非基建和产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能有效缓解当地用电紧张状况,并带动大量就业。 

在7月举行的第29届非盟峰会上,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穆罕默德专门提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呼吁非洲国家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并以此带动非洲大陆的一体化进程。 

在非洲,埃塞俄比亚正在创造非洲大陆上的经济发展奇迹,也常被外界视为与中国发展轨迹相似。卢旺达、肯尼亚、乌干达、安哥拉等国也越来越多把目光转向中国。他们研究、学习“中国道路”,经济发展好于其他非洲国家,英国《金融时报》将此种现象称为“中国式繁荣”。 

非洲经济研究联盟负责人莱马·森贝特告诉记者,中非伙伴关系建立在互相尊重和追求共同梦想之上,非洲国家在实现经济多元化、区域一体化以及国家治理等方面,不妨更积极地把目光转向中国。

相关推荐
山东省在日本名古屋成功举办智能制造交流会

山东省-日本智能制造交流恳谈会日前在日本名古屋成功举办。来自中日汽车、装备、物流等领域的60多家企业及机构的110多名代表参会,围绕贸易投资和项目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

第九届中非青年大联欢:青春力量传递中非友好

以“跨越时空山海,青春力量传递中非友好”为主题的第九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日前在京开幕。

国际观察|关税风暴下非洲贸易的突围与新生

美国针对数十个贸易伙伴的所谓“对等关税”上月生效。其中,多数非洲经济体面临15%的关税,南非输美商品更面临高达30%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