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17年欧盟非食品类消费产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通报情况分析

来源:上海化学品研究与评议基地 责任编辑:博玉 2018-01-12 14:09:42

2017年RAPEX共计通报危险产品预警2024例,其中产品源于中国的有1106例,占欧盟通报总量的54.6%。

一、通报商品情况

欧盟通报最多的四类商品分别为:玩具(605例,占比29.9%)、机动车(438例,占比21.6%)、服装、纺织品和时尚用品(250例,占比12.4%)、电子电器(139例,占比6.9%),对这四类商品的通报占到总量的70.8%。其他近30%的通报商品包括照明设备、化妆品、化学产品等。

源于中国的被通报产品中,被通报最多的四类为:玩具(551例,占比49.8%),电子电器(122例,占比11.0%),服装、纺织品和时尚用品(98例,占比8.9%),照明设备(68例,占比6.1%),对这四类商品的通报占到中国产品被通报总量的75.9%。

玩具,电子电器,服装、纺织品和时尚用品三类产品既是欧盟通报量最高的产品,也是我国被通报最高的三种产品。这三类商品中,欧盟通报总量中我国产品的占比分别为:玩具91.1%,电子电器87.8%,服装、纺织品和时尚用品占39.2%。

三、通报商品的风险类型及分布

2017年度,RAPEX通报的风险项共计2247例(有的商品同时具有2种或多种风险)。伤害(675例,占比30.0%)、化学(435例,占比19.4%)、窒息(381例例,占比17.0%)、电击(249例,占比11.1%)是四类最主要的风险类型,占总风险数的77.4%。

中国产品被通报风险类型数共计1185例,其中化学风险280例,占23.6%;窒息风险279例,占23.5%;电击风险215例,占18.1%;伤害风险171例,占14.4%。四类风险占中国产品被通报总数是79.7%。

从产品类型来看,我国出口玩具是被通报风险最高的产品,通报风险共计592例,占欧盟市场上玩具被通报总量(652例)90.8%;占我国产品被通报总量的50.0%。

四、数据采用的相关声明

1.需要说明的是,不能简单以通报占比评价我国产品的整体质量。因为通报占比同时与产品市场占有率等因素有关,如我国玩具占欧盟通报总量的90%以上,需要兼顾我国玩具在欧盟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5%的实际情况。因此,需要客观的看待通报数据及占比。

2.我国被通报产品的风险类型集中体现在化学、窒息、电击、伤害四个方面。其中,化学风险被通报数最高,而在物理性伤害方面表现相对较好。由此反映出我国产品在结构性设计等方面表现较好,但在材料及工艺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短板。

相关推荐
有效释放内需潜力——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述评之二

扩大内需既关系经济稳定,也关系经济安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作出“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等一系列部署。

商务部:持续办好“购在中国”系列活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7月31日表示,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持续办好“购在中国”系列活动,以更丰富的供给、更优质的服务、更多元的场景,打造购好物、品美食、赏美景、观展演的美好体验,让国内居民和入境游客更好感受中国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

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后的前进方向

值此中欧建交50周年和《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之际,中国和欧盟领导人认为中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关乎双方人民福祉,对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