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西港特区公司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创新论坛,探讨园区发展模式

来源: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2017-12-07 14:43:00

12月7日,西港特区公司董事长陈坚刚在北京参加了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创新论坛,并在经贸分论坛上围绕“境外园区开发运营模式探索”与中非泰达、中白工业园等园区代表及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对话交流,共同探讨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体会。

对话会上,陈坚刚结合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自身发展情况,重点阐述了特区如何结合当地情况,发挥平台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使走出去企业享受到东道国的发展优势,实现共赢。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成为对外投资的一大亮点,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产业升级。然而,经贸合作区的发展也面临着多重挑战。陈坚刚坦言,随着特区的发展,面临的挑战也一直在变化,刚开始建设时,特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水、缺电。经过十年的发展,特区的自我配套逐步完善,已有118家企业入驻特区。而且在双边政府的支持下,区内还设立了培训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图书馆等,已基本能满足企业入驻生产的要求。而目前,如何使特区持续健康运行是西港特区公司主要考虑的课题。

陈坚刚强调,到一个国家投资,一定要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风俗民情,要积极融入当地,这一点至关重要。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能取得现在的发展成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从一开始就聘请法律顾问,合规经营。同时,扎根当地,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使当地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及欢迎。

据悉,为全面、深入、准确地总结“一带一路”在各个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南方财经“一带一路”研究院征集并评选了“一带一路”建设创新案例。而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获选2017“一带一路”年度企业社会责任创新案例。组委会认为,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已初步形成国际工业园区规模。在着力打造成为企业“投资东盟、覆盖世界”的投资平台之余,西港特区公司还致力于创新性地缓解当地就业、坚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相关推荐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新华时评丨创新驱动,激发增长新动能——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创新性

在保护主义逆流冲击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中国以创新强健经济筋骨,增强自身经济韧性和活力,驱动高质量发展航船破浪前行,为全球产供链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