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西海岸几内亚的群山与密林之间,沉睡着全球已探明储量最大、品位最优的待开发赤铁矿——西芒杜铁矿,它的命运一直牵动着全球铁矿石市场的神经。而如今,在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这座超级铁矿正在被唤醒,并即将重塑全球铁矿石供应链的格局。
2023年,中国农业银行以银团贷款参贷行身份参与了中国铝业集团西芒杜南部区块铁矿项目(以下简称“西芒杜项目”)。这是一次跨越地理与制度鸿沟、推动资源开发与发展共赢的银企合作。农行的资金支持成为助力几内亚未来经济发展的金融“动脉”。
“共赢开发范式”破解几内亚发展痛点
西芒杜铁矿自上世纪末就成为国际矿业巨头觊觎的“战略级宝藏”。然而,几内亚复杂多变的政局、数百亿的基建投入门槛,让开发之路非常坎坷,一度深陷采矿权纠纷与基建瓶颈的困局,国际矿业巨头的介入也未能打破僵局。
真正改写局面的,是中国力量带来的“共赢开发范式”:中国企业不仅主导建成贯通矿区与港口的铁路“动脉”,更以三座大型水电站、两座新城镇的配套承诺,破解几内亚发展的核心痛点,最终促成中方企业、力拓与几内亚政府的股权合作格局, 让这座“沉睡的宝藏”真正具备了兑现价值的可能。
2022年,中铝集团联合力拓集团等启动西芒杜3号、4号地块开发,配套修建港口、电厂和铁路,真正吹响大规模建设号角。这个项目不是简单的“铁矿”开采,而是一个“铁矿 + 铁路 + 港口 + 电力 +产业链”的综合性大型工程,对几内亚经济形成的助力超越了以往任何国际资源型开发项目, 为“一带一路”合作共建树立了新的标杆。几内亚总统马马迪 ·敦布亚直言,西芒杜项目是非洲最大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矿业项目。几内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部长迪亚米 ·迪亚洛也表示,这是一个由采矿和基础设施组成的非凡项目。
2025 年 10 月西芒杜铁矿首批高品位矿石启运,不仅标志着国际铁矿供应告别“双寡头垄断”的旧时代,更成为中国在全球资源博弈中实现战略破局的关键支点,影响深远。根据规划,南北两个矿区全面投产后将具备年产 1.2 亿吨高品质铁矿石的能力。

图为工人在进行轨道焊接前打磨(中铁十八局供图)
远航几内亚,一场没有“据点”的出征
西芒杜项目资金需求巨大,对于中国跨境金融体系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和深度历练。中国的基建优势、资源整合能力与金融体系协同作战在项目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中铝集团通过其下属子公司中铝海外筹组银团贷款,项目包含西芒杜3号、4号地块的矿产开发及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需求高达32.66亿美元。银团贷款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牵头,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参与,贷款期限长达15年,中铝集团提供全额全程连带责任担保。其中,农业银行参贷额度达5亿美元。
2025年2月,农行澳门分行获得农行总行对该项目银团贷款的批复。银团牵头行完成额度分配并签署贷款协议后,农行澳门分行将按工程进度执行放款,为项目按计划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投资规模大、项目周期长、风险点多,农业银行需解决的不只是资金匹配,更是对复杂跨境项目的全流程把控。而农业银行在几内亚并无分支机构,依然成功参与境外特大型项目的融资对接,标志着银行跨境服务能力的一次跃升。这不仅是农行金融服务“走出去”的有益尝试,更是“资源项目+基建项目+本地发展+跨境金融”的全链条实践。
多赢之路,“一带一路”金融样板
2025年11月11 日,西芒杜项目正式从“建设阶段”迈入“投产阶段”,不仅中国钢铁产业将收获战略保障,几内亚政府财政收入与工业化进程也将进入全新阶段。
项目投产后,铁矿石出口将为几内亚带来可观的外汇收入,有力促进当地经济增长。项目建设及后续运营将带动该国上下游一系列产业协同发展,如建筑、运输、设备制造与维护等,创造大量商业及就业机会,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经济水平。
由中铁十八局集团承建的马西铁路金迪亚隧道和博凯铁路(CFB)轨道翻修工程,作为几内亚西芒杜矿区铁路项目的关键配套工程,正以中国标准重塑非洲基础设施版图。西芒杜矿区铁路被誉为非洲“大动脉”的运输走廊,实现了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与非洲矿产资源的深度对接,农业银行开立的9800万美元涉外保函,为这条钢铁“纽带”注入了金融信用保障。

图为西芒杜铁路施工现场(中铁十八局供图)
全长679公里的马西铁路是西非地区最具战略意义的交通动脉之一,不仅承担铁矿石运输的主要功能,还面向第三方用户开放。铁路将几内亚东南部偏远矿区与沿海港口相连接,极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促进区域贸易一体化。项目规划建设的深水港口、电力设施及公路网络也将直接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便利性。
西芒杜是一座矿山,更是一条路;是一次金融合作,更是一场跨越地理、制度、文化的共赢之举。这些由“铁矿”衍生出的多维变化,正在使西芒杜成为几内亚迈向现代化的重要跳板。农业银行通过参与银团贷款,不仅为项目注入关键资金活力,更展现出中国金融机构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强化资源开发与基建联动的“一带一路”合作模式,为深化中非合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了可复制的金融支持范本。(许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