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刘集镇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瓶颈,以“党建引领、资源盘活、产业赋能、招商借力”为四大抓手,推动集体经济从“单兵作战”向“抱团攻坚”、从“单一增收”向“多元造血”转变,交出了一份村均收益65.68万元、全镇总收入1576.2万元的亮眼答卷。
党建领航,筑牢发展“压舱石”。刘集镇将发展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构建“党委统筹、支部领办、机制保障”的工作体系。通过建立“台账管理、动态调度、比拼晾晒”三大机制,对全镇29个集体经济项目实行“一项目一清单”动态跟踪,明确责任主体与预期收益,已推动13个项目实现收益56万元。同时,以“周通报、月调度”来压实进度,对滞后项目现场破题;开展村党支部书记“擂台比武”,通过现场观摩、述职汇报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今年以来已推动解决4个项目难题,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盘活资源,唤醒沉睡“金土地”。秉持“向闲置要效益”理念,刘集镇对各村闲置土地、厂房、校舍等资源全面摸底并建立“资源清单”,通过评估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杨湖、渡口等村出租闲置校舍,年增收超55万元;东楼、夹河等村盘活农户闲置土地,仅土地流转服务费就实现收入27万元;依托强村公司实现收益130余万元。此外,依托镇村供销社开展农资统一采购,为集体经营节约成本15万元,预计全年可增收超60万元,让“沉睡资源”成为集体经济的“增收活水”。
产业赋能,打造增收“强引擎”。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刘集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推动集体经济“多点开花”。九湾居深挖哪吒文化IP,开发14款文创产品,为村集体增收1万元;夹河村打造千亩优质稻基地,创建“张家湖大米”品牌,实现产品溢价40%;水上村聚焦渔业养殖,建成2个多元化养殖基地,已增收75万元;刘圩村联合种植大户扩大蓝莓种植规模,持续增强“造血”能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产业发展格局。
招商借力,激活振兴“新动能”。刘集镇坚持“内外兼修”,通过“现有项目联动+主动招引带动”双路径拓宽增收渠道。一方面,依托糖鸣凤公司构建产业联盟,引导渡口村发展甘蔗产业、梁桥村发展自酿酒产业、顾庄村建立生物质燃料项目,7个村通过“抱团合作”实现差异化增收,仅渡口村、梁桥村就分别增收超30万元、10万元;另一方面,鼓励各村居参与标准化厂房招商,将厂房租金与招引成果挂钩,破解区位、资源劣势,其中杨湖村通过招引项目实现增收30万元,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外部活力。
下一步,刘集镇将持续深化四大发展路径,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产业、拓展合作,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坚实的经济支撑。(张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