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张辉:一带一路上的“泰达海外模式”

来源:中国境外合作区-新闻中心 2018-01-29 08:56:03

【1月14日,北大博雅讲坛第120期“‘一带一路’:全球化转型时代的中国方案”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隆重举行,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庆祝活动拉开序幕。会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教授接受了观察者网的采访。】

观察者网:在《一带一路: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一书中您特别对“一带一路”模式下的产业转移做了考察,其中“泰达海外模式”是一个经典案例。这个模式会不会受限于北非地缘政治带来的特殊性?或者说,这个模式能否在南美或者东欧推广?

张辉:“泰达海外模式”是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立的一个成功模式。截止2017年,我国在33个国家,设有69个境外工业园区,入驻企业1088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建有48个园区,入区企业805家,分布在18个国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水平境外园区的建设是中国企业在海外集聚式发展的重要方式,以往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业务是施工总承包或者EPC总承包,不仅没有全面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也使自己居于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价值链的低端,利润微薄。

泰达模式中基础设施建营一体化将以工程建设为主体的对外工程承包业务链前伸后延,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基础设施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进而在价值链体系中实现从“汗水建造”向“智慧创造”的转变。

泰达模式对海外园区建设包括了园区研究、可行研究、营销招商、风险管控、盈利模式、文化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内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这样的模式是一种投资理念,既具备了地域特殊性又能推广至其他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泰达海外模式的核心是“合作让世界更精彩”,让中国企业“抱团出海”是应对海外投资风险的举措。世界每个地方都涉及投资风险问题,这种模式根据地区风险进行微调,受用于所有产业园区合作区,使园区作为一个整体出现,融入各方力量,在政府中的话语权会增大,协调当地政府资源的能力也会变强,特别是在面临境外政治环境动荡时刻,园区抵御风险的能力会比单个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

相关推荐
东盟发展合作展现新机遇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10日-1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

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开幕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的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9月10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论坛为期两天,以“合作求变 共建未来”为主题,汇聚超过90位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政商界领袖及逾百个代表团,与会者逾6000人。

“100个香港一带一路故事网上巡礼”在港启动

为发掘和记录香港的“一带一路”故事,向“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十周年献礼,香港一带一路总商会发起的“100个香港一带一路故事网上巡礼”活动于9月5日举行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