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扎根东南亚橡胶园的中国企业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02-05 09:33:52

新华社马来西亚哥打基纳巴卢2月5日电(记者刘彤)凌晨3点半,27岁的拉姆利准时起床。半小时后,当他骑摩托车赶到几公里外的橡胶林时,马来西亚沙巴州清晨的气温正适合割胶。 

沙巴人拉姆利的工作是用弯刀在600棵橡胶树上依次划出一道口子,让乳胶沿环形缝隙流到杯子里。天气好的话,他可在3小时内完成当天工作。 

橡胶园位于建宁欧,距旅游城市哥打基纳巴卢约150公里。在这里,像拉姆利这样的胶工有400多人,平均每人负责1800棵树,3天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拉姆利先前在首都吉隆坡从事空调维修,在建宁欧工作刚4个月。他告诉记者,自己上个月收入2000林吉特(1美元约合3.89林吉特),而在吉隆坡,差不多水平的工资扣掉房租和交通费后所剩不多。拉姆利有3个孩子,正打算让妻子也接受培训开始割胶,以增加收入。 

马来西亚曾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国,仅次于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近年来,由于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很多胶农改种棕榈树等经济作物,加上政府积极发展橡胶手套等下游工业,从事割胶行当的人越来越少,橡胶种植面积也逐年减少。 

然而,低迷的现状没有让中国广东企业广垦橡胶集团却步。从2008年至今,广垦橡胶和当地公司婆联木业合作,投资数亿元人民币租下3万公顷土地,引进中国育苗技术发展天然橡胶种植,旗下橡胶园已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天然橡胶园之一。 

赖雄辉是合资企业广垦橡胶(婆联)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告诉记者,在东南亚发展天然橡胶种植好处很多,这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橡胶产量很高,用工成本相对较低。 

赖雄辉说,马来西亚胶工年纪普遍在20岁至30岁。在中国,即使工资水平上浮40%到50%,仍难找到足够的工人。 

目前,种植园内约有77万棵产胶树。赖雄辉表示,随着可供割胶树木进一步增多,规模效应将降低成本。广垦(婆联)计划今后几年内把产胶树数量提高到200万棵,届时会需要更多割胶工人。 

通常而言,一棵橡胶树需要至少生长5年到6年才能开割,这意味着,今后几年至少需培育几十万棵树苗。赖雄辉说,政府保护当地用工市场,限制使用外国劳工,公司招工并不容易,目前还有200多人缺口。 

沙巴建宁欧种植园不是广垦橡胶在东南亚的第一个项目。近年来,企业利用橡胶价格低迷、市场整合的契机,陆续进入越南、印尼和泰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橡胶全产业链企业之一。 

赖雄辉说,公司计划建立一个橡胶加工厂,就地加工附加值更高的橡胶制品,“最重要的是,让当地人看到我们扎根在这里准备长期发展”。

相关推荐
6家中国企业获白俄罗斯总统嘉奖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26日签署文件,嘉奖6家参与建设中国援白俄罗斯国家足球体育场、白俄罗斯国际标准游泳馆的中国公司。

在莫桑比克中国企业推动本地青年专业技能培训

在中国企业支持下,位于莫桑比克赞比西亚省莫伦巴拉区的阿尔贝托·卡西莫培训与劳工研究学院近日举行毕业典礼,首批30名学员顺利完成电气、机械、制冷及会计等专业培训课程。

外交部:美国将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拒之门外 损害的是美国自身

针对白宫网站2月21日发布投资政策备忘录重点进一步限制与中国的双向投资,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美方发布的有关备忘录以国家安全为由将中国列为外国对手,采取各种歧视性举措强化对华双向投资限制,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