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生物质能应用技术助力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网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02-05 17:06:00

2018年2月3日,农村生物质应用技术研讨会暨高效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图为2月3日农村生物质应用技术研讨会暨高效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经验交流会现场

新华丝路网北京2月5日电(记者罗婧婧)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办,江苏金通灵流体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高邮市林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农村生物质应用技术研讨会暨高效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经验交流会2月3日在京召开。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业内专家、学者共济一堂,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和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高邮市林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盛卫东在介绍林源科技与控股股东江苏金通灵共同开发的“10MW生物质气化热电多联供项目”时表示,该项目将秸秆和畜禽粪污等生物质原料加工为固体成型燃料,通过生物质气化和发电锅炉两项核心技术,实现了生物质气、热能、焦油和有机肥等产品的联产联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高邮市林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盛卫东对“10MW生物质气化热电多联供项目”进行介绍

 图为高邮市林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盛卫东对“10MW生物质气化热电多联供项目”进行介绍

与此同时,项目还具有相当的社会效益。首先,秸秆的回收利用有效避免了秸秆的就地焚烧和因此产生的大气污染,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的封闭运行也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第二,秸秆和畜禽粪污等生物质的回收增加了农民收入,林源科技还通过招募农民在农闲时参与热电厂工作为其提供了就业。第三,电厂项目为周边农田提供了无公害无残留的优质有机肥料。第四,项目从畜禽养殖企业回收畜禽粪污并进行有效利用,帮助规模化的畜禽养殖企业达到环保标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任东明在会上说,生物质热电联产将是生物质发电转型升级的方向,符合当前国家积极推动的北方地区清洁供暖的支持方向,是因地制宜就地利用农村资源、解决农村供暖、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用能质量、有效替代燃煤等化石能源,实现农村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选择。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生物质能应基本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十三五”期间,生物质重点产业将实现规模化发展,成为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预计到2020年,生物质能产业年销售收入约12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00万个,农民收入增加200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能源主管部门的领导,国际清洁能源论坛、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节能协会、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等能源领域的专家,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省科学院的学者,及诸多企业界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在此次研讨会上,江苏金通灵还与黑龙江省安达市人民政府、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政府,及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人民政府就生物质气化热电多联供项目签署了合作协议。

相关推荐
中国—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大会成果丰硕

4月10日,作为上合组织峰会在津首场配套活动,上合组织成员国投资促进工作组第九次会议在天津召开,同期举办中国—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大会。

“一带一路”绿色合作造福共建国家

中国充分发挥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领域优势,运用中国技术、提供中国产品、分享中国经验,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蓬勃发展,为当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年会聚焦中欧绿色合作展望

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年会暨布鲁塞尔峰会1月14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峰会主题为“绿色设计·构建可持续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