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沿线美食丰富新年“餐桌的味道”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2-13 16:03:00

新华社西安2月13日电 (记者李浩) 临近春节,西安市回民街人头攒动,很多人专程来这里置办年货。记者在这里看到,越来越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洋年货”被人们放入“购物车”,新年“餐桌的味道”更加丰富。 

在回民街西羊市卡米拉进口食品店,来自迪拜的椰枣成为游客和当地人喜欢购买的年货,“我们的销售额每个月都在上涨。”店长郭昕说,目前很多消费者购买椰枣是为过年做准备,于是店里推出了椰枣年货大礼盒,两天就卖出50多份,成了“紧俏货”。 

这间小小的店面里,摆放着来自伊朗的藏红花、阿联酋的椰枣、哈萨克斯坦的糖果、埃及的纸莎草画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食品和手工艺品。 

“带回去给奶奶尝尝,家里老人都没见过这些东西。”买了400元椰枣和哈萨克斯坦糖果的游客索珩,两手提满了大包小包。前两天,他还买了德国的啤酒准备一起带回家,春节让家人“尝尝鲜”。 

西安回民街出现的“洋年货”其实也并不算“新”。由于古丝路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早在唐代的瓷器中,就出现了很多异域元素,椰枣纹便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沿线的文化和美食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出现,“一带一路”的味道也飘入百姓寻常家。 

“家里的小朋友都很喜欢,都不够分呢。”正在回民街上采购年货的李思文说,从大庆回陕西老家时专门买了俄罗斯巧克力给家人,“家里人都很爱吃,下次得多买点才行。”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燕认为,在加速“一带一路”沿线商品流通的同时,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对传统春节的文化阐释也愈发具有多样性,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在年货中体现了海纳百川的包容性。 

2月12日,从芬兰科沃拉驶出的中欧班列(科沃拉—西安),走过9110公里满载41车货物抵达“西安港”,而这趟班列运载的三文鱼、蓝莓等充满北欧风情的特产,很快就会出现在千家万户的新春餐桌上。

相关推荐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

新华鲜报丨中拉青年聚西安:感知中华文明共论合作发展

7月18日,以“汇聚青年力量,共促发展振兴”为主题的中拉青年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来自伊比利亚美洲青年组织及9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青年组织负责人、青年项目骨干,与中国相关领域的青年代表共5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