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塞西称埃及有望成为地区能源枢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2-23 10:07:56

新华社开罗2月23日电 (记者郑凯伦、李奕言) 埃及总统塞西21日表示,埃及有望从近期与以色列签订的天然气进口协议中获益,实现成为地区能源枢纽的梦想。 

塞西在一场有关投资的会议上说,地中海区域开采的天然气需要经过液化方能出口,而埃及是区域内少数拥有相应处理设施和运输渠道的国家之一,且比周边各国更早建成天然气液化厂。 

他说:“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先发优势,从塞浦路斯、黎巴嫩和以色列等国进口天然气进行液化处理,最终出口海外或为本国工业服务。埃及将实现成为地区能源枢纽的梦想。” 

本月19日,以色列德雷克钻井公司和美国诺贝尔能源公司宣布,他们与埃及天然气贸易公司杜尔菲努斯控股公司签署两份约束性协议,在未来10年内向埃及出口640亿立方米天然气,总值约150亿美元。 

鉴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长期紧张的关系,这一消息传回埃及国内后引发舆论争议,埃及官方则迟迟没有表态。 

塞西表示,埃及政府对于协议“没有什么可以隐瞒”。协议由私营企业签署,埃及政府并非合同方。 

他指出,私营企业进口油气产品将促进相关领域基础设施发展,国家也将从中获益。私营企业参与油气贸易在埃及“有法可依”,且受相关机构监管,民众无需担心。他说:“私营企业会尽可能避免遭受损失,在这一点上他们要比政府更聪明。” 

埃及曾是天然气出口国,境内建有两座天然气液化厂。过去数年,由于国内需求上升和产能下降,埃及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随着数个气田近年来在埃及近海被发现,埃及有望在近期实现天然气自给。

相关推荐
守护红海沙漠生态——中电建华东院埃及风电项目的绿色实践

在埃及红海省广袤的干旱荒漠上,由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的苏伊士湾阿蒙内特500兆瓦风电项目,不仅是“一带一路”全球绿色能源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更凭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友好型施工实践,为干旱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了生态保护样本。

陆海之约·中埃青年国际交流对话会举行

当地时间9月4日,“陆海之约·中埃青年国际交流对话会”在埃及卢克索省立图书馆隆重举行。

“长江遇见尼罗河”文明对话系列活动在开罗举行

“长江遇见尼罗河”文明对话系列活动近日在埃及首都开罗的埃及文明国家博物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