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进口食品“加速”走上中国人的餐桌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2-08 14:59:00

新华社信息石家庄12月8日电 (记者任丽颖、吕秋平) 尽管离圣诞节还有几个星期,但33岁的张媛已经开始拟定平安夜大餐的菜单:澳洲菲力牛排、黑胡椒意大利肉酱面、蔬菜沙拉、法式奶油蘑菇汤、进口红酒……舒芙蕾蛋糕作为餐后甜品。

“蛋糕我亲自烤,面粉、奶油、黄油、牛奶都用的进口原料。”张媛说,既然是西方的节日,她决定以一顿地道而丰盛的西餐给全家人的味蕾带来些新鲜感和仪式感。

来自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的数据表明,2016年1至3月,尽管实体零售店行业整体销售放缓,但进口食品增幅仍高达34.8%。来自143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品种5—6万,品牌超过15000个……2015年,中国食品进出口额已达1159.2亿美元。

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2018年中国将成为最大进口食品消费国,市场规模将达到4800亿元。进口食品消费,已从之前的礼品和炫耀性消费,发展到个人的品质性、犒劳性消费。

作为进口食品的拥趸,张媛表示,自己选择海淘的主要原因是觉得进口的东西品质好、种类繁多、有新鲜感。

“在网络电商中采买进口食品,可以让人真正感觉到全球化给普通人带来的好处,地球是个小村落,我们可以吃到全世界最优质或者最有特色的食品。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种感觉很美妙。”35岁的石家庄市民李宏伟告诉记者。

在中国的一线城市,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根据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开展的一项针对上海市场进口食品消费趋势的调研显示,从没有买过进口食品的消费者仅占2%,大多数消费者已经认为进口食品价格可以接受。

与中国进口食品市场同步蓬勃发展起来的还有中国的跨境物流。2014年,中国先后开放上海、杭州、宁波、郑州、重庆、深圳、广州7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开始对跨境电商进行扶持。目前7大试点城市都已经开始了试运行,试点城市内的跨境电商都可以开展报关、结汇、出口退税的相关工作,国家也可以对跨境电商的交易进行正常监管。随着中国政府大力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国际快递业务也稳定增长。

今年11月11日,天猫国际“双十一”跨境第一单用时不到半小时:5分钟完成打包,17分钟海关检验出库,28分钟抵达消费者家中完成签收。商家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完成整个交易,是因为他们在国内保税仓提前备货。11月18日下午5时,“黑色星期五”活动中第一批来自美国的订单包裹在上海浦东机场清关入境,距离活动开启只有17个小时。

目前,在上海、广州、重庆、杭州、宁波、郑州等国内主要具有保税仓功能的口岸,中国最大电商“阿里巴巴”旗下的物流网络“菜鸟”几乎实现全覆盖,建立了19个仓库,可以提供每天150万单的处理能力。

当然,能以最快速度抵达中国人嘴边的进口食品对国内食品行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瓶装葡萄酒进口总量为2.23亿升,同比上升56%,是2012年以来的最大增幅。进口总额11.09亿美元,同比上涨69%。

距离北京约118公里的张家口怀来县葡萄种植户梁晓晴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联系当地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葡萄酒企业进行合并重组。“面对进口葡萄酒的冲击,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单打独斗了,必须联合起来,统一标准、保障品质,同时也有更多的资金进行宣传。”

相关推荐
墨西哥首都举办“发现彼此——二十四节气江南记忆”文化展

“发现彼此——二十四节气江南记忆”文化展28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塞巴斯蒂安基金会举办,吸引来自艺术、教育等领域的近百名参观者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中国驻迪拜总领馆举办2025年斋月慈善捐赠活动

3月20日,中国驻迪拜总领馆在迪拜德拉穆斯林社区举办斋月慈善捐赠活动,为当地劳工群体捐赠开斋饭。

中国驻迪拜总领馆成功举办民乐专场演出

“琴和五洲·乐响新春”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民乐专场演出日前在中国驻迪拜总领馆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