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医药“走出去”该走好几步棋?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昊博 2018-03-14 17:55:01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陈聪、史竞男、王宾)“国礼”针灸铜人刷屏、“拔罐印”风靡里约奥运会、青蒿素挽救全球数百万人生命……随着《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印发、中医药法实施,传统中医药的“国际范儿”越来越足。但近年来中医药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仍面临“成长的烦恼”,代表委员就中医药如何加速“走出去”展开热议。

中医药“走出去”离不开科技创新和标准建设。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萍委员建议,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质量标准体系,制定中药国际标准,助力中药进入国际市场,为中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保驾护航。

李萍认为,加强中药基础研究应成为中医药“走出去”的工作重点之一,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解码传统中药的科学内涵,如药效物质等,为国际社会认识、应用中医药提供科学依据。

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超代表指出,应制定与国际接轨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创新驱动应逐渐成为中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他认为,打造以中药临床价值、科研价值、市场价值、文化价值为核心的中药“大品种”“大产业”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格局,才能促进中药材产业全面提质增效。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7个海外中医药中心,中医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了物美价廉疗效好的医疗产品和服务,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药企对医疗市场的垄断。但与此同时,中医药“走出去”也存在产业链多、投资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的实际困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委员指出,完全要求中医药机构自筹资金,以市场化模式去探索和运作尚不现实,而财政部支持设立的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只能用于中方执行单位内部能力提升,不能用于支持中医药“走出去”。于文明建议,政府设立中医药“一带一路”专项基金,引导长期资本、社会资本参与,保障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
中国文化秀亮相巴西戈亚斯州议会

当地时间9日上午,在巴西中部戈亚斯州议会上演了一场中国文化秀,吸引众多本地民众参与。

新华鲜报|这场宣介,让中外企业更好读懂中国两会

3月16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主办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宣介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与150多家中外企业代表面对面。

巴西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在圣保罗成立

15日,巴西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在巴西圣保罗市正式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