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欧洲时报:拒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酿“多输”局面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2-13 16:17:00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新华社信息巴黎12月13日电 法国华文报纸《欧洲时报》13日发表评论文章说,在西方,一股将中国视为全球开放市场滥用者的力量正不断涌动。日本、美国先后通过决定,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则因美国的施压和部分成员国的抵制而在这一问题上踯躅不前。评论说,拒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酿“多输”局面。

201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5周年。文章说,15年前,当中国历经多年艰难谈判而拿到世贸组织“入场券”时,几乎没人能够预测到这将给世界带来什么。但是15年后的今天,中国交出自己的答卷:15年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超过25%;15年来,中国已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不少发展中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给全球贸易体系带来了巨变,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15年来,作为一个东方的古老国度,中国一直在推动着全球贸易自由化,并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15年来,中国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认真履行承诺义务……这15年,是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的15年,也是全球各经济体合作共赢的15年。

然而,美日却忽视了这深刻改变世界的15年,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严重损害中国经济利益,更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在全球范围酿成“多输”的局面。

评论说,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在此情形下,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思潮升温,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便成为一些国家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和遮羞布。

文章认为,美国、日本等国之所以坚持不予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主要是担心中国一旦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要向中国征收惩罚性反倾销税的难度会加大。

今年以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曾对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予以反对,但不少欧盟专家指出,中国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下,仍在推动实现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来说,欧盟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是不少欧洲产品的销售市场,也是很多欧洲企业的经营基地。

目前,全球已有80多个经济体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其中包括瑞士、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

文章说,当今,全球经济正经历风险与挑战,贸易全球化也遭遇波折,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正不断增加。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世贸组织成员越应当团结起来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性,发挥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避免“多输”的局面。

相关推荐
《欧洲时报》:欧盟应团结应对美国单边主义

法国华文报纸《欧洲时报》5日发表评论称,针对“欧美贸易战”,欧盟应该“抛弃幻想,团结应对,重建规则”。

《欧洲时报》:中国经济加速转型为中欧合作带来机遇

法国华文报纸《欧洲时报》19日发表评论文章说,中国经济加速转型为中欧合作带来机遇。文章说,当前中国经济增速趋于稳定,经济结构转型开始加速。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已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欧洲时报》:中国经济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法国华文报纸《欧洲时报》近日发表评论文章说,无论是在高层定调、变革措施、扩大共识方面,还是在营造外部环境、做好风险防控方面,中国经济都正在全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