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大英图书馆珍宝亮相上海 有《简·爱》原稿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03-15 23:33:00

新华社上海3月15日电(记者吴霞、孙丽萍)《简·爱》的原稿、劳伦斯的亲笔信、狄更斯的私人藏书票……15日,中国读者期待已久的“文苑英华·来自大英图书馆的珍宝”展在上海图书馆揭开神秘面纱。来自英国五大文豪的珍品巨著飞越时空,与中国读者展开为期一个月的交流互动。 

本次展览集结了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原稿、T.S.艾略特的《擅长装扮的老猫经》诗歌草稿及讨论猫行为的信件、D.H.劳伦斯讨论小说《虹》及其出版禁令、珀西·比希·雪莱献给拜伦勋爵的十四行诗草稿、查尔斯·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的五页原稿等文学珍宝。 

在这次的展品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简·爱》的手稿。“这是《简·爱》誊写本手稿第三卷,是夏洛蒂·勃朗特用来交付给出版商印刷的修订稿本,上面的字迹十分整洁清晰。手稿上能清晰地看到几处油墨指印,手稿上还有印刷工的名字,正是这些人把她的手稿变成了印刷品。”中方策展人、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介绍。 

在英方策展人亚历珊德拉·奥特看来,没有什么比看到第一手原创手稿更令人兴奋。“无论是夏洛蒂·勃朗特一丝不苟的原稿,或是查尔斯·狄更斯匆忙而凌乱的草稿,它们都展现了作家们截然不同的创作方式。” 

呈现五位文学巨匠手稿原作的同时,本次展览全面发掘这些作家的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展现英国文学在中国翻译和接受的基本状况。为此,上海图书馆拿出了一大批重量级的馆藏,其中包括萧伯纳1937年7月10日写给上海戏剧家黄佐临的手稿原件、发表于1872年5月《申报》上的我国最早的小说译作《谈瀛小录》等等。 

历史上,上海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许多英语文学首先通过上海进入中国,随后藉由这座城市深厚的翻译出版底蕴拓展读者群。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形容这次展览为“文学珍品的盛宴”。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