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甘肃国际班列开行密度不断加大

来源:大陆桥物流联盟 责任编辑:博玉 2018-03-28 16:04:41

进入3月下旬,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已经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记者看到,一列满载广东、安徽等地家电产品的中亚班列整装待发,将于下周启程发往哈萨克斯坦,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出发前的检查。

“像这样的班列高峰时期每周能开行4列。”这趟班列的运营商、兰州捷时特物流有限公司运贸项目经理马之超说。

马之超所在的公司是甘肃、宁夏两省区中亚、中欧班列运营平台公司,专门组织班列开行,并为出口企业提供报关、报检、退税等服务。2015年,兰州开通了首趟中亚班列“兰州号”,从那时起马之超的公司就开始组织班列运行。

“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还很冷清,不少基础设施还没建立,很多企业缺乏通过班列出口的意识,对班列不放心,有的小型企业甚至不熟悉通关手续,只能靠我们到处组织货物。” 马之超说,由于货物少、规模小,当时一周只能组织一趟班列。

从最初一周勉强凑够一趟班列到高峰时期一周开行4趟班列,从偏远闭塞到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甘肃国际班列开行密度不断加大、通关效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国际班列出口,对外开放不断加速。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管委会副主任罗喆介绍,这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据了解, 2016年,国家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南亚国际班列公铁联运项目落户甘肃兰州;同年底,兰州铁路口岸获批,成为内陆第九个开放口岸,并将海关与检验检疫合署办公,做到“一次报检、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企业出口时效极大提高。

“以出口退税业务为例,以前5个月才能办下来,现在不到一个月。”罗喆说。

甘肃嘉华陶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去年,这家公司通过中亚班列共发送两批总计500吨左右的陶瓷产品,出口到中亚国家。“我们的产品质量好,在中亚国家有很大的市场。”该公司销售部经理张文海说,这次出口意义重大,今后还将加大出口。

除中亚班列外,甘肃省还实现了国内唯一常态化运营的南亚国际班列;“南向通道”国际班列逐步实现每月开行1列的常态化运营。甘肃及东部省份的机械设备、农产品、日用百货等在甘肃中转,运往国外。同时,返程班列也不断增多,俄罗斯的木材、中亚国家的矿产品、东南亚国家的热带水果和冰鲜产品也进入到国内市场。

据统计,2017年,甘肃省共开行中欧、中亚、南亚国际货运班列305列、1.34万车,累计货运34.5万吨,货值10.4亿美元。

相关推荐
“薯”你最强!甘肃马铃薯出口同比增长超14倍

8月29日,记者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1—7月,甘肃省马铃薯及加工品出口值达3661.5万元,同比增长14.5倍,其中马铃薯粉出口值由77.3万元激增至2350万元,增长30.4倍。

前7月甘肃中药材出口额突破5300万元

据兰州海关统计,1—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

甘肃鲜活农产品出口额实现大幅增长

瓜州蜜瓜首次出口阿联酋,27吨静宁鲜马铃薯首发中亚,3.5吨天水马铃薯、70多吨天水鲜菜发往越南……记者从兰州海关了解到,入秋以来,甘肃鲜活农产品纷纷扬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