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这个清明,文化引领我们走向“远方”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4-09 09:42:01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 (记者施雨岑) 根据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的第一份假日旅游市场信息,除了湿地、山岳、湖泊、花海等自然风景名胜外,文化因素已日益成为人们走出家门,享受“远方”的重要因素。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小长假,全国共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1.01亿人次、同比增长8.3%;实现旅游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8.0%。虽然全国大部地区出现较大幅度降温,但游客出游热情显然没有因此“降温”。 

红色文化成旅游热点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小长假期间,各地烈士陵园、革命纪念场所人潮涌动,游客向革命英烈致以哀思、献上敬意,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明显增加。 

清明,是缅怀前人、感悟生命的时节,人们在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积蓄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 

数据显示,仅清明小长假首日,湖南韶山接待游客就超过6万人次,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游客人数达4.4万。 

小长假期间,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接待游客11万人次,甘肃的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接待游客2.7万人次。四川的邓小平故居、朱德故里、陈毅故里等景区接待游客均过万人次。此外,安徽的藕塘烈士陵园等红色景区内,游客也是络绎不绝。 

乡愁文化带热乡村旅游 

清明时节忆乡愁,农家院里觅往事。 

清明返乡祭祖后,许多游客选择就近到郊野景区、公园、古镇等旅游,回忆家乡往事,感受风土人情,由此带热了乡村旅游市场。 

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的甘肃榆中青城古镇,在清明假期前后举办“城隍出行”活动,上演了秦腔和青城小调,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览。在贵州,节庆游、乡愁游等旅游线路和产品深受欢迎,西江千户苗寨单日接待游客超过4万人次,其中96%为自驾游客。 

在四川,体验式乡村旅游成为出游首选,雅安石棉蟹螺堡子、宝兴雪山新村,巴中平昌驷马水乡等乡村旅游点成为游客关注热点,民宿、农家乐等生意红火。 

民俗旅游异彩纷呈 

十里溱湖,千舟齐发,万篙争流。 

每到清明时节,江苏泰州举办的溱潼会船活动就会引来各地游客前来观看。这场盛大的水上庙会,总是让周边的住宿一房难求。 

在全国各地,结合清明主题举办的民俗文化活动寓教于游、富有体验,游客数量明显增加。 

山东烟台栖霞牟氏庄园推出了“清明游庄园”活动,游客可以现场参观饽饽鸡大集锦,体验捣臼捣麦米、大锅熬麦米等活动,既收获了欢乐,又增长了知识;湖北建始石门河地心谷景区举办“始祖文化旅游节”,邀请游客感受始祖文化祭祀大典和鄂西南民风民俗,傩舞、茅古斯舞、土家摆手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以及特色民族食品、民族工艺旅游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关注。 

“把民俗文化办成节庆活动,这是一种很好的文化传承方式。”特意到现场体验溱潼会船的“90后”游客曹溪说。

相关推荐
坦桑尼亚挖掘旅游业发展潜力

坦桑尼亚拥有众多壮美的自然景观,国土面积约1/3是国家公园及各类保护区。生活着300多万只大型哺乳动物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连续6年荣膺“非洲最佳国家公园”称号,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誉为“世界现存最大的动物迁徙地”。

墨西哥首都举办“发现彼此——二十四节气江南记忆”文化展

“发现彼此——二十四节气江南记忆”文化展28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塞巴斯蒂安基金会举办,吸引来自艺术、教育等领域的近百名参观者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第44届哥伦比亚旅游博览会在波哥大开幕

当地时间26日,第44届哥伦比亚旅游博览会在首都波哥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