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文化交流团在肯尼亚举办画展和时装秀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4-10 16:32:36

新华社内罗毕4月10日电 (记者王小鹏) 由20余名中国艺术家组成的文化交流团9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举办画展和时装秀。肯尼亚体育、文化及艺术部官员,旅游部官员以及中国驻肯使馆代表出席了活动。 

文化交流团团长朱贵州在活动开幕式上介绍说,中国艺术家共展出20余幅画作和10套服装作品,体现了艺术家对非洲的所思所感。 

首届“一带一路”中国艺术家走进非洲文化交流活动3月25日在肯尼亚海滨城市蒙巴萨正式启动。连日来,由中国艺术家和非洲艺术家联合组成的采风写生团,深入蒙内铁路等中肯合作项目及肯尼亚马赛族村落,围绕“一带一路”等主题开展了多场创作采风活动。 

这项文化交流活动经肯尼亚文化部批准,由内罗毕大学和肯尼亚中非文化交流协会共同发起组织。参加交流活动的中方人员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相关院校从事绘画、雕塑、设计等专业的艺术家、设计师组成。 

肯尼亚体育、文化及艺术部文化司司长拉加特在致辞时表示,活动很有意义,在写生过程中,中国艺术家与肯尼亚居民进行了面对面接触。肯尼亚政府会继续支持类似活动以加强中肯文化交流。 

中方成员姜祖青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非洲艺术对近代艺术的发展留下了印迹,这种自由、真诚、率真给西方艺术家带来很多灵感。“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在这里我们感同身受……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旅行。”姜祖青说。 

李薇教授在采风之后用两天多时间赶制了10款服装。她从肯尼亚的合欢树和天堂鸟等动植物那里获取了灵感,利用从国内带来的丝绸面料即兴创作了时装秀上的作品。“非洲热情奔放的百姓,原始自然的环境和充满精神的内在活力让人印象深刻。”

相关推荐
全球瞭望丨肯尼亚媒体:中国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肯尼亚主流媒体《星报》9月10日刊发记者摩西·奥加达的文章说,当肯尼亚面临复杂经济形势时,分析人士正将目光投向东方,探寻中国如何保持经济稳定性。中国经济韧性的核心在于精密的治理架构,肯尼亚可从中汲取适合本国国情的经验。

“世纪铁路”改变人生

从东非草原到北京交大,从校园书声到高铁轰鸣,肯尼亚青年卡里乌用七年青春回应了时代召唤。当东非第一条现代化铁路——蒙(巴萨)内(罗毕)铁路贯通家乡时,他和无数同胞的人生轨道也悄然改变。

Yiwu Selection非洲首店在肯尼亚开业 义乌“品牌出海”加速布局

当地时间8月29日上午,非洲首家Yiwu Selection品牌出海集合店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