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文化系列之二:民族文化的不朽丰碑 ——仰望《黄金史》《蒙古源流》

2018-05-05 11:33:44

(本文原刊发于2014年12月30日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素材仅供参考)

十七世纪,鄂尔多斯两位伟大的史学家罗卜桑丹津和萨冈彻辰推出史学巨著《黄金史》和《蒙古源流》,这两部文献与《蒙古秘史》并称蒙古族三大历史著作。这是鄂尔多斯永恒的骄傲,是民族文化的不朽丰碑。

在蒙古族的文化史上,鄂尔多斯的地位举足轻重。十六世纪下半叶,明蒙和好使鄂尔多斯地区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稳定,同时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发展。藏传佛教广泛传播,一批规模宏大的召庙在鄂尔多斯地区陆续建成,伴随召庙文化的发展,在鄂尔多斯涌现了一批知识分子。除了罗卜桑丹津的《黄金史》和萨冈彻辰的《蒙古源流》,十七世纪在鄂尔多斯还产生了无名氏的《黄金史纲》和《黄史》等历史著作。这表明,守护成吉思汗陵的鄂尔多斯人,在当时已经开始回望本民族的发展历程,开始研究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传承。作为一个英武智慧的群体,鄂尔多斯人很早就肩负起研究和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使命,所以,罗卜桑丹津和萨冈彻辰这样的历史学家出现在鄂尔多斯并不是偶然的。

在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境内的布尔斯太沟西岸坡地上,曾经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召庙——阿什泉林召。《黄金史》的作者罗卜桑丹津就是阿什泉林召东召第一世活佛,举世闻名的《黄金史》就诞生在这里。

“阿什泉林”系藏语,“阿什”意为“吉祥”,“泉林”则是“经卷之中心”。这座始建于1587年的召庙,鼎盛时仅正殿就有独瓜81间,喇嘛一千多人,此外还有偏殿若干,小庙、白塔数十座,几百年香火旺盛。1689年,罗卜桑丹津主持扩建召庙,并开展蒙、藏文经卷印刷,使阿什泉林召进一步成为“经卷之中心”。遗憾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时期,阿什泉林召被尽皆拆除,砖木用来修建了公社机关和供销社。阿什泉林召所在的牧业村村长郑四回忆:“召上原来有46座白塔,最高的塔有36米,小时候每天都能听到塔上的风铃声。”现在,阿什泉林召仅剩一座藏于地下的阿贵庙,山坡上残砖破瓦遍布,大殿石柱也只残存底座。阿贵庙的顶上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巨石中有清凉的泉水滴下,过去泉水专供活佛饮用,如今所有的参观者都可畅饮。站在阿贵庙前,不由肃然起敬,就在这荒凉破败间,曾蕴含着多少神秘和精彩。遥想三百多年前,罗卜桑丹津就在这石洞中饮泉、诵经、写作,世事沧桑变化,唯有文化绵延、巨著永恒。罗卜桑丹津的生卒年至今尚无定论,比利时神父、著名蒙古学家田清波曾到阿什泉林召实地考察,据他考证,罗卜桑丹津出生于1649年,卒于1736年,圆寂后舍利子就安放于阿什泉林召的一座白塔中。如今,召庙尽毁,白塔和舍利子已不复存在,但罗卜桑丹津的著作,让他的名字不朽。《黄金史》的手抄孤本现藏于蒙古国国家图书馆,并有汉、英、俄、日、德等多种文字的译本广为流传。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和牧业村正在积极筹划重建阿什泉林召发展文化旅游业,现已新建诵经堂、白塔各一座,喇嘛宿舍数间,有十几名喇嘛常驻召庙,暮鼓晨钟,诵经礼佛,阿什泉林召的佛教文化之光重新闪耀。

与罗卜桑丹津不同,《蒙古源流》的作者萨冈彻辰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在萨冈彻辰的故乡乌审旗,人们建起了庙宇,祭祀和怀念这位伟大的历史学家。66岁的拉格胜布仁是当地有名的大夫,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萨冈彻辰祭祀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在他的主持下,当地建起了萨冈彻辰纪念馆、博物馆、灵塔等,并定期举办祭祀萨冈彻辰的活动。

《蒙古源流》成书于清朝统治时期,这部著作在蒙古族群众中主要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据不完全统计大概形成30多个版本。1766年,乾隆皇帝命人将《蒙古源流》翻译成满文、汉文,定名《钦定蒙古源流》,收入《四库全书》。20世纪初,比利时人田清波在鄂尔多斯搜集获得了三个版本的《蒙古源流》蒙文手抄本,这三个版本的手抄本后来被他带到美国,1956年,田清波将他对《蒙古源流》的研究成果和这三个手抄本在美国公开出版,在国际蒙古学界引起极大反响。现今故宫博物院藏有《蒙古源流》蒙文抄本、蒙满汉文合璧抄本。鄂尔多斯市档案馆现存有两个版本的《蒙古源流》蒙文手抄本,其中一个版本为清初竹笔抄写,与《蒙古源流》成书时间较为接近,极其珍贵。

蒙古族创造的历史对于中华文明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以罗卜桑丹津和萨冈彻辰为代表,鄂尔多斯人对于蒙古史的关注和研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果。正是这种富有历史意义的使命意识,使鄂尔多斯人始终保持着独具魅力的文化自信,并且为蒙古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黄金史》和《蒙古源流》的写作与流传,与藏传佛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两位作者受藏传佛教影响很深,在作品中有诸多反映。直到今天,藏传佛教文化对鄂尔多斯人的影响依然存在,很多蒙古族群众的名字就是藏文音译,如“冉娃迪”“脑高桑”,等等。事实上,鄂尔多斯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正是源于蒙古族本土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西口文化的交流融合。鄂尔多斯人以博大的胸怀吸纳外来文化,以崇高的责任感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化,以坚定的理念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使鄂尔多斯文化保持着蓬勃活力和先进性,这也是鄂尔多斯人需要不断传承的文化自信。翻开雄宏历史,仰望两部巨著,更激励我们以与时俱进的理念发掘和继承鄂尔多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让鄂尔多斯地区本土文化展现鲜明的时代风采,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今天,当我们用世界眼光谋划鄂尔多斯的发展,思考鄂尔多斯如何能够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时,回头审视我们走过的道路,对以往的历史进行理性思考,对于我们继承和弘扬“开放包容、诚信友善、不屈不挠、拼搏创新、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鄂尔多斯优秀精神品质,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前进定力,谱写鄂尔多斯新的历史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一带一路”西凤酒诗词大会颁奖典礼成功举行

3月7日,以“诗酒飘香、悦享世界”为主题的“一带一路”西凤酒诗词大会颁奖典礼在西安成功举行。本次诗词大会由中华诗词学会指导,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与网易新闻联合主办,为中国诗词创作与爱好者搭建了“醉美”的交流平台。

河北易县:非遗添彩迎新春

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中国北方小年。当日,河北易县首届“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活动启动。活动现场,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易县摆字龙灯”摆出“龙年大吉”、“岁岁平安”等吉祥祝福字样,获得阵阵掌声。

中巴民众大瀑布前共庆中秋

由巴西圣保罗亚洲文化中心主办的“瀑布之夜”中秋晚会当地时间29日晚在伊瓜苏大瀑布巴西侧举行,巴西当地华侨华人和来自巴拉圭的华侨华人与巴西当地民众共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