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国资国企改革推动省属国企连续15个月利润增长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5-21 14:55:00

新华社南京5月21日电 (记者潘晔、朱筱) 记者近日从江苏省国资委获悉,今年一季度,江苏省属国企实现利润118.76亿元,连续15个月实现利润增长。 

作为国内最早设立的省级股权和创业投资机构之一,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曾一度因机制滞后等原因,企业活力不足、发展受限。 

2013年底,在江苏省国资委指导下,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开始在二级管理公司层面开展内部混合所有制改革,新设立的管理公司按照市场化的行业规则及机制实行管理。 

一系列运营数据印证了改革的成效。改革以来企业年均投资项目强度、管理的基金业务扩大了10多倍,累计管理资本规模达860亿元;投资扶持了700多家创业企业,助力131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借壳或并购重组。 

“改革要把解决矛盾和问题作为关键。”江苏省国资委主任徐郭平说。针对盲目投资非主业造成重大损失问题,江苏省国资委以投资“负面清单”强化非主业投资管控,终止各类非主业高风险投资500多亿元。 

针对决策程序不规范、个人说了算的问题,推动省属国企全面建立重大事项清单,按“三重一大”程序决策明确“哪些事项上什么会、履行什么程序”。针对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机制不活问题,多措并举推进混改,省属国企及其各级子企业实施混改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比例17个百分点…… 

在改革这双“大手”推动下,去年江苏省属企业全部实现盈利,实现利润386.81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省属国企净资产收益达9.9%,领跑长三角,居全国第二。 

机构臃肿、层级过多、力量分散是国有企业的老问题。2013年以来,江苏国资系统清理退出“僵尸企业”和低效无效投资500多户(项),省属国企管理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通过实施重组整合,省国资委目前监管企业压缩至24户。 

“瘦身”是为了“健体”,是为了让企业突出主业,心无旁骛地打造核心竞争力,成长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江苏国信集团抓住改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契机,着力做大做强能源业务,电力装机容量在全省占比达到11%;聚焦经纪及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领域的华泰证券集中精力打造体系化、流程化、专业化的全业务链,巩固了中国证券行业第一方阵地位。 

与此同时,江苏着力改革国资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已累计取消、下放审批事项17项,精简幅度达50%。 

从2013年初到2017年末,江苏省属国企利润额年均增长达13.7%,资产负债率从峰值的71.2%下降到63%。

相关推荐
江苏—非洲高校合作联盟在苏州成立

10月27日,在苏州大学举行的2025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开幕式上,江苏—非洲高校合作联盟成立,标志着江苏与非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步入体系化、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活力中国调研行|出口创新高 码头焕新“绿”——探访“长江外贸第一大港”太仓港

目前,太仓港已建成各类码头18座、泊位99个。去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近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在长江流域稳居前列。近年来,太仓港着力打造新能源商品出口基地,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超50万标箱,同比增长45%。

2025江苏国际服务贸易展览会在吉隆坡开幕

为期三天的2025江苏国际服务贸易展览会22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会展中心开幕。展会旨在搭建服务贸易交流平台,推动中马经贸互动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