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商务部谈服贸逆差:符合普遍规律 反映经济发展阶段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6-14 16:43:57

今年前4个月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达到882.4亿美元,有分析称,1-5月服务贸易的逆差有可能超过货物贸易的顺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4日对此表示,贸易状况与一国的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紧密相关。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符合国际经贸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反映。

商务部14日上午召开6月第2次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上周五海关公布了5月进出口数据,数据显示,前5个月货物贸易顺差达到了996.7亿美元,商务部稍早公布的数据显示,前4个月服务贸易的逆差已经达到了882.4亿美元。所以有分析称,1-5月服务贸易的逆差有可能超过货物贸易的顺差,全年服务贸易的逆差就有可能超过3000亿美元。请问发言人,怎么看待当前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势头?接下来商务部会在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高峰对此表示,贸易状况与一国的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紧密相关。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符合国际经贸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反映。

从国际经验看,制造业大国转型过程中出现服务贸易逆差是普遍规律。从1980年有统计数据开始,日本、德国的服务贸易均已连续36年逆差。1999年,德国的服务贸易逆差达到了600亿美元的峰值,占当年服务贸易的比重是27%。1990年,日本的服务贸易逆差占服务贸易比重达到34%。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仍将扩大,可能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会出现逐渐缩小的趋势。

高峰说,从国内看,服务贸易逆差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双重需求的结果。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对于高品质服务贸易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比如,知识产权等特定的行业,需求迅速的增加,贸易逆差也在扩大。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服务业整体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高峰指出,下一步将把推动服务贸易健康发展作为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满足消费者的高质量服务需求。

一是以点带面,积极推进试点示范。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向全国推广有关的经验。二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三是打造“中国服务”的国家品牌,培育中国自己的综合服务供应商。

希望通过努力,使我国服务贸易在规模提升的同时,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自身竞争力不断增强,形成新时代中国开放型经济的竞争新优势。

相关推荐
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获推广

商务部近日印发推广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供各地因地制宜学习借鉴。

外贸量质齐升显韧性 三大因素形成支撑

8月2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际经贸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在这样复杂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保持稳中有进态势,累计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前7个月实现3.5%的增长,量质齐升,十分不易。

商务部:有信心、有底气继续推动外贸稳量提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8月21日表示,尽管当前全球经贸发展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我们有信心、有底气,继续推动外贸稳量提质,并与更多贸易伙伴共同应对挑战,共享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