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瓷器与醴陵的百年之情

来源:株洲日报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09-20 16:51:00

【前面的话】

一坨泥巴,经窑火洗礼,赋予了艺术内涵,便焕发了无穷魅力,成就了一座城市的百年传奇。

历史的釉光中,醴陵是那样耀眼。缘于陶瓷,成就了醴陵在中国陶瓷业的历史地位,奠定了今日醴陵在县域经济版图中的高位;缘于醴陵,中国陶瓷在世界文化艺术领域新添了惊艳一笔,重新赢回世界关注的目光。

走进“瓷城”醴陵,感受那一抹撩人的光芒、一个产业的力量、一座城市的荣光与未来。

瓷器与醴陵的百年之情

▲ 五彩瓷谷

【历史步履】

千年窑火 百年辉煌

“宋元看五大名窑,民清看景德镇官窑,近现代看醴陵窑。”陶瓷业界专家这一评语,反映了醴陵陶瓷的历史地位与行业影响。

作为一座用“泥”与“火”书写历史的文化名城,醴陵陶瓷历史源远流长,自汉代开始制陶,宋元即产青瓷,窑火两千余年不绝。但是,醴陵瓷真正名扬天下,却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

1905年,中国第一所陶瓷专科学校——湖南瓷业学堂在醴陵创办;次年,第一家陶瓷股份制公司——湖南瓷业公司成立,醴陵瓷业迎来新时代。

1908年,瓷业学堂首创釉下五彩瓷,先后四次在国内外赛会上获奖,名扬天下。釉下五彩瓷成为醴瓷的独特标志。

瓷器与醴陵的百年之情1

▲ 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瓶,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醴陵釉下五彩瓷“扁豆双禽瓶”荣获金牌奖,被西方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各地客商纷至沓来。

新中国成立后,醴陵瓷业恢复发展。1955年,成立了“醴陵县陶瓷研究所”(后改名为“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1958年起,醴陵开始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设计并制作生活用瓷。醴陵釉下五彩瓷由此走进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国家重要机构,成为国宴瓷、陈设瓷,并屡屡作为国礼瓷赠送给外国领导人。由此,醴陵釉下五彩瓷也被称为当代“国瓷”。

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联合国总部,醴陵大师打造的“世界和平”“万花赏瓶”,成为举世瞩目的珍品。

2011年,醴陵获得“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2017年,醴陵成为“国家级出口日用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级出口电瓷质量安全示范区”。

【古往今来】

瓷业学堂播下千余“种子人才”

艺以人传,醴陵瓷业起落兴衰,其背后是人才的凋零兴盛。

1905年湖南瓷业学堂创办后,专门聘请了一批日本的制瓷技师传道,还请了景德镇、醴陵本地的技师及国内书画界名家授课,除了学习陶瓷专业,还学习语文、算术、理化、历史等课程。此后几经战乱波折,瓷业学堂至1924年改为湖南模范窑业工场,前后十九年间,共培养千余名“种子人才”。

新中国成立之初,醴陵仅七家瓷厂勉强维持生产,数千名瓷业工人失业,醴陵瓷艺几近失传。

上世纪五十年代,醴陵大力培养和吸收外来人才,恢复振兴瓷业。通过培训艺徒、举办训练班等方式,将濒临失传的釉下五彩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从湖南师范大学专门引进8名大学生,投身醴陵瓷业发展,这些人全部成长为国家级或省级陶瓷艺术大师,成为醴陵瓷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目前,醴陵拥有19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50多位省级陶瓷艺术大师和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

攀上釉下五彩的高峰

“醴陵窑在近代的异军突出,是创新发展使然。”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杨志海曾这样评价。

醴陵位于北瓷南下、东瓷西传的中轴线上,早期通过学习、仿制各地官窑,瓷器造型、花式、品种逐渐丰富,质量不断提高。

湖南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创立后,全套引进日本的先进生产设备和制瓷技术,率先聘请外籍教师,改良提升醴陵瓷艺。这一创新之举,开创了醴陵生产细瓷的先声,开始中国陶瓷融入工业文明的探索。

日本的技术、景德镇的技艺、长沙铜官窑的彩瓷技法在这里交融,醴陵瓷业兼收并蓄,终于迎来质的飞跃。

1908年,瓷业学堂成功首创釉下五彩工艺。新工艺突破了千余年来的下单彩、双彩、三彩等传统技法,用红、绿、蓝、黄、黑五种原色料,调配出多种彩色料,运用了双勾、分水和“三烧”等独特技法。釉下五彩瓷,在国际国内屡获金奖,饮誉世界,成为醴陵瓷最闪亮的名片。

改革开放以来,醴陵加大陶瓷创新研发,建成了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株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技术创新平台,23家企业成立产品研发中心,拥有两所陶瓷职业教育培训学校。醴陵陶瓷的产品不断创新、领域不断拓展、产业链不断延伸,日用瓷、电瓷、工艺瓷、工业陶瓷、新型陶瓷五大系列四千多个品种百花齐放。

创新,成为推动醴陵向世界级瓷都迈进的原动力。

【瓷城新韵】

中国陶瓷谷——醴陵新地标

如今的醴陵,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瓷城,一组数据可以佐证:

650家陶瓷企业,192家规模以上企业,近20万人从业人员。日用瓷产量占全省的94.9%,占全国的14.3%,占世界的10.8%;电瓷产量占全省的98%,占全国的43.3%,占世界的28%。去年,醴陵陶瓷产业总产值达701.8亿元,陶瓷产品出口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5.3%,醴陵县域综合发展实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56位。

陶瓷,成就了醴陵发展,妆扮了醴陵人民的美好生活。

醴陵的目标是将传承千年的陶瓷产业继续发扬光大,做到千亿规模。“有人的地方,就有醴陵陶瓷;有陶瓷的地方,就必有醴陵的品牌。”醴陵市委书记胡湘之曾如是描绘。

打造中国陶瓷谷,醴陵展示大手笔。该项目是集会展交易、旅游休闲、创新创业、商业商住、现代物流于一体的陶瓷艺术特色集中体验区,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基础投入约200亿元。目前,陶瓷艺术城一期、国际会展中心一期、釉下五彩生产基地、创新创业园等子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电商产业园已有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等30余家电商企业入驻;陶瓷艺术城二期(瓷器口古街)、1915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等子项目已基本完工;陶子湖项目正抓紧建设。

兴办陶瓷学院,醴陵拓宽人才路。占地面积305亩、投资3.9亿元的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正在建设,计划今年9月整体竣工投入使用。学院建成后,在校学生将达6000人,培训各类人员近万人,醴陵陶瓷产业发展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人物故事】

瓷器与醴陵的百年之情2

▲ 醴陵近代瓷业奠基人熊希龄

熊希龄——醴陵近代瓷业奠基人

近代工业文明兴起,日本瓷业大量抢占中国瓷的海外市场。

1905年,怀着“实业救国”梦想,湘西人熊希龄赴日本考察瓷业生产。日本机械化制瓷,先进仪器控制窑炉温度,瓷器成品率高,瓷质精美,让熊希龄十分感叹。

归国后,他到醴陵实地调研,找到醴陵瓷业的症结所在。随后,他以极具前瞻的眼光向湖南巡抚端方呈文建议,提出四条振兴醴陵瓷业的主张:一、兴学堂,培养人才;二、办公司,股份经营;三、择地址,兴建工厂;四、均利益,利益共享。

1905年,熊希龄在醴陵姜湾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他亲任学堂监督(即校长),聘请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窑业科毕业的制瓷技师安田乙吉任总教习;次年,熊希龄在醴陵姜湾创建湖南瓷业公司,他亲自任总经理。

在完成振兴醴陵瓷业这两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后,熊希龄于1908年调离湖南,步步高升,但他仍牵挂亲手组建的瓷业公司和学堂事务,每次回湘都要过问瓷业进展。直到今天,熊希龄的历史贡献仍为人民景仰。

吴寿祺——七旬办班重传釉下五彩艺

瓷器与醴陵的百年之情3

▲ 1956年吴寿祺(前排左三)与部分艺人的合影。

1906年,时年20岁的醴陵八步桥乡人吴寿祺考入湖南瓷业学堂,成为第一期速成班学员,受业于日本制瓷技师安田乙吉等人,毕业时获优等文凭,被分配到当年兴办的湖南瓷业公司,参与釉下五彩瓷器的研制和批量生产。

民国期间,兵荒马乱,吴寿祺四处漂泊,多次寻找就业机会却屡遭失业,被迫弃艺返乡归田。

1955年,当地政府着手筹建成立“醴陵县陶瓷研究所”,抢救恢复釉下五彩瓷生产。有关人员四处寻访釉下五彩瓷传人,最后在山冲里寻访到了吴寿祺,“三顾茅庐”请其出山,这时的吴寿祺已经年近七旬。

吴寿祺受聘到了陶瓷研究所。当时没有特别的经费来源,绘画技术人员每人每月节省五毛钱,凑齐三十五元补助给吴寿祺,瞒着老人说是单位发的工资。吴寿祺接连举办13期陶瓷彩绘工人业余美术训练班,传授釉下五彩技艺,培养学生300多人,此外他还为省内外其他陶瓷厂和越南瓷厂培训技术骨干。

邓文科、陈扬龙等人,都是跟着吴寿祺学习、成长起来的,后来都成为醴陵瓷业的领军大师。

【记者手记】

以人才与创新赢得未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如果没有熊希龄当年创办陶瓷学堂,播下千余名“种子人才”的先知先行,就不会有醴陵近代瓷业的崛起;如果不是陶瓷学堂莘莘学子当年的戮力开拓,就不会有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名震天下;如果不是一代又一代瓷人继往开来,就不会有醴陵陶瓷今天的做大做强。

醴陵近代瓷业的百年辉煌历程告诉我们:人才兴旺,瓷业兴旺;唯有创新,方有未来。

抓产业抓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要抓人才抓创新。人才激发产业之火更旺,创新助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就有更光明、广阔的未来。

(株洲日报记者 李支国 俞强年 通讯员 郭健 廖蔚佳)

相关推荐
陶瓷与旅游碰撞出新产业空间

27日,步入正在“瓷都”湖南醴陵举行的中国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展厅,各种各样“瓷旅相融”的陶瓷及其延伸品,让人眼前一亮。记者走访发现,随着中国陶瓷与旅游的结合日渐深入,如今已催生出新的产业空间。

2018年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暨中国(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开幕

25日晚,2018年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暨中国(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一节一会”)在醴陵中国陶瓷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省委副书记乌兰宣布开幕并巡馆,副省长陈飞致辞。

千年窑火不灭 看醴陵陶瓷如何搭上“一带一路”的快车

陶瓷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打商品之一。近年来,醴陵陶瓷业发展搭上了“一带一路”的快车。通过技术革新、创意升级、品牌打造,传统的陶瓷产业正成为醴陵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