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内蒙古重点产业座谈交流会于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期间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能源局和工业和信息化厅与呼和浩特市等5个盟市“组团”推介其十大产业集群,集中展示优势资源和重点产业招引方向。
图为5月26日,内蒙古重点产业座谈交流会于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期间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消费品工业处处长杨杰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进行了重点推介。
从产业看,内蒙古发展生物医药基础厚实、优势突出。作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内蒙古每年3200万吨的玉米产量为生物发酵产业筑牢原料根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每年产出万吨级脏器原料,是动物药研发生产的重要资源;广袤森林、草原孕育丰富动植物资源,内蒙古可为中蒙药产业发展提供天然 “药仓”。此外,内蒙古四季分明、年均日照时数超2800小时、空气干燥,也是生物发酵类产业的理想环境。
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消费品工业处处长杨杰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进行重点推介
从政策环境来看,内蒙古产业政策支持精准有力。内蒙古对成功产业化的创新药项目,按设备总投资的20%给予资金支持,最高可达1000万元;对新获批药品开展临床试验的申办者和承接机构都有奖补。同时,内蒙古大力扶持研发创新与孵化平台建设,入驻企业或机构,平台可获相应奖励。
杨杰指出,依托发达的草原畜牧业以及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目前内蒙古已形成以生物发酵、原料药、化学药、中蒙药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格局。
原料药方面,内蒙古盐酸麻黄碱、灰黄霉素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生物药方面,内蒙古拥有全球最大的口蹄疫疫苗智能制造基地,形成以疫苗研发生产为主,血清、培养基生产为配套的兽用疫苗全产业链条。中蒙药方面,拥有中(蒙)药7大类575个品种。
作为内蒙古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呼和浩特市以生物疫苗、合成生物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是其列为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目前已构建起“玉米—淀粉—液糖—中间体—原料药—成品药”的完整产业链。
资料显示,呼和浩特市出台了《呼和浩特市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呼和浩特市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等政策。目前,已通过生物医药产业兑现政策,累计发放1400万元创新平台配套及疫苗落地奖励资金。
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口蹄疫疫苗智能制造基地,拥有内蒙古唯一的国家级生物安全P3实验室,成为全球最大的黄原胶、阿维菌素生产基地,生物发酵容积达9.4万立方米,金霉素预混液和盐酸金霉素产量占全球60%左右,辅酶Q10产量占全球50%以上,口蹄疫疫苗年产能占全国55%以上。
内蒙古区位优势也让其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蕴藏着巨大市场潜力。作为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内蒙古地理位置独特,向北开放优势明显,可辐射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医药消费市场;土地成本、水电价格、劳动力成本也颇具优势,是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的理想之地。
会上,杨杰介绍了生物医药产业的三大招引方向。一是化学药领域,招引抗肿瘤、糖尿病、肝炎等制剂研发生产企业,以及沙坦类、普利类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生产企业,共享千亿级市场机遇;二是中蒙药领域,招引道地药材种植及初加工、饮片及配方颗粒加工、中(蒙)成药与营养食品保健品生产企业、特色文旅康养服务企业、中(蒙)药标准研究及产品研发企业;三是生物医药领域,招引多联多价疫苗和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人用疫苗、重组蛋白、细胞工程、血液制品等前沿领域先锋企业。
据悉,内蒙古立足自身禀赋特点和战略定位,今年着力打造了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化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十大产业集群。其中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主要业态包括生物医药和生物发酵,主要分布于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和乌海市。(侯倩、张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