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福州鼓楼:守护船政文化记忆的“检察担当”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5-05-27 15:27:56

福州是中国船政文化之摇篮,回溯至一个多世纪前,左宗棠、沈葆桢为代表的前人突破旧有体制的禁锢,创办福建船政,领先引入先进科技,拉开工业与海军近代化进程的帷幕,船政文化在这里萌芽并发展。直至今日,其所承载的 “爱国、科学、创新、图强” 之精神,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陈季同,这位出生于福州的才俊,是福建船政学堂选派的首批赴法留学人员。在漂洋过海探寻科技救国道路之际,陈季同还致力于促进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被冠以 “中学西渐第一人” 的美誉。

时光荏苒,这位文化使者的家族墓在岁月的冲刷下逐渐蒙尘。守护陈季同墓地,实则是在守护福建船政文化的记忆坐标。陈季同从船政学堂踏上科技救国与文化传播的征程,其长眠之地镌刻着船政先驱们的奋斗足迹与文化印记,构成船政文化脉络的重要节点。

近日,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鼓楼区检察院)收到来自船政文化先驱——陈季同后裔的两面锦旗。在鼓楼区检察院的大力推动下,陈季同家族墓完成保护性修缮。

张春检察长初到鼓楼区检察院任职,将陈季同家族墓保护工作列为重中之重。他带领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他频繁穿梭于文物管理部门、城建部门之间,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多部门协同,为古墓保护筑起了坚实的根基。“陈季同家族墓作为船政文化的重要见证,其保护工作不仅关乎一座墓地的修复,更关乎一段历史记忆的传承。我们有责任推动相关部门履行保护职责,让这段珍贵的历史得以留存。”张春说。

该检察院检察官陈石生受张春检察长委派,承担起寻找陈季同家族墓的重任。面对墓址资料极度匮乏的难题,他多次深入鼓山周边山野进行实地探寻,不忽视每一个潜在的线索。同时,他在海量资料中不断进行细致的查阅与比对。经过长达半年的努力,他终于在鼓楼区大富山上拨开杂草,成功找到陈季同家族墓。克服地域和信息阻隔的困难,通过多种途径联系上散居于全国各地的陈季同后裔。2023年8月初,鼓楼区检察院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启动修缮工作,并多次协调福州市勘测院、设计院、古建所、建工集团等单位实地察看墓地情况,制订修缮方案,筹措修缮资金。在推动墓本体修缮工作的同时,并准备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多方努力下,陈季同家族墓于2024年修缮完成,重现往日的庄严肃穆。福建船政文化遗产的保护,将有助于强化文化基因传承,推动文化基因融入现代,让文化基因代代相传。(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