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迹象表明,越南对“一带一路”项目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与中国的铁路连接。
过去10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包括非洲贫穷国家在内的各国提供另一种发展融资来源。这些融资试图填补非洲国家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而且附带条件很少。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文明对话等理念进一步体现中国坚定履行承诺,致力于扶贫济弱、促进全球互联互通。
中国-中亚管道是一个天然气管道网络,用于把中亚国家(主要是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输送到中国。
商务部21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814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折合1156.8亿美元,同比增长12.7%)。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0日表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为共建国家促进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经验和路径,展现出强大生机。
过去10年,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收获是,它试图为包括非洲贫穷国家在内的各国提供另一种发展融资来源。这些融资试图填补非洲国家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而且附带条件很少。
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埃及分公司承建的埃及阿拉曼新城超高综合体项目D01住宅楼18日率先封顶,为整个项目主体结构封顶拉开序幕。
通过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全球繁荣的目标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门户”和“一带一路”倡议是潜在的互补。
中国一直在不懈努力,通过“一带一路”应对全球发展赤字,实现包容性发展。迄今为止,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覆盖了83%的建交国家。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海外电力项目中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投资价值约2000亿美元,300多个项目装机容量128吉瓦,相当于澳大利亚2022年装机容量的1.3倍。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日前共同发布《为了更加美好的世界——从人权视角看共建“一带一路”这十年》智库报告,报告中讲述的案例和阐释的观点引起不少海外人士共鸣。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了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绿色丝绸之路、中医药国际合作、中国东盟发展、中非发展、中拉发展等系列蓝皮书,15日正式对外发布。
埃塞俄比亚是中非合作的先行者,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发挥重要枢纽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吸纳青年,坚持绿色投资原则,注重环境保护,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树立了典范。随着各国在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下团结起来,“一带一路”倡议为建设一个具有复原力和环保意识的世界铺平了道路。
记者14日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形成的369项务实合作成果,目前超过半数已落实。
目前,有近200个“一带一路”倡议可再生能源项目投入运营。据估计,近四分之三“一带一路”倡议新建项目是可再生能源,而十年前这一比例不到20%。这是积极的。
本文简要分析中国在“一带一路”能源领域的投资,以找出中国在海外投资时可能遵循的潜在趋势和举措。
作者预测,“一带一路”倡议的第二个十年将很可能在全球南方国家的数字化和绿色转型中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显示 6212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