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伊朗与美国持续角力的一年:特朗普上台,鲁哈尼继任,美国实施新一轮制裁……美国与伊朗紧张关系在过去一年深刻影响着伊朗形势发展,而且在相当长时间内也很难得到缓解。
中国对中东国家的投资额去年达到295亿美元,占地区投资总额的三成,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中东地区首要投资者。中国专家称因阿拉伯国家是中国第一大能源供应地,同时也是目前全球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国对中东地区非常感兴趣,但影响双方自贸协定谈判进程的最大问题是中东内部矛盾。同时专家提醒,中东历来是大国墓地,中国参与更多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非政治影响。
2016年中国成为中东地区最主要的投资者,投资总额达295亿美元,占所有区域外国家投资的31.9%。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东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继续对中东展开访问。由于此前特朗普一直没有系统地阐述其外交政策,因此外界一直希望能从这次访问中发现美国新外交政策的蛛丝马迹。而特朗普特意把中东作为他首次外访目的地,显然是想显示他对中东的重视。那么,中东会成为特朗普未来外交政策的“抓手”吗?
“中国车企‘走出去’进军中东市场,需做到切实‘走进’市场满足当地需求,并实现品牌价值‘走上去’,”北汽集团副董事长卫华诚日前在埃及首都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巴林EDB金融服务及商业发展执行总监戴维·帕克表示,40多年来,巴林一直是海合会成员中最发达的金融服务国家,拥有超过400家金融机构,是海湾地区乃至中东地区的金融中心之一。
美国恰当地运用军事力量和精明的外交手段可以抑制并最终减少ISIS、伊朗及其盟友俄罗斯带来的威胁。但要了解这样做的前景,美国必须进行战略思考,并且要认识到,在缺乏政治共识的情况下采取相互矛盾的措施和动用武力不仅会让敌人得势,还会危及美国的朋友,这也意味着将本土和中东的美国人置于风险之中。
从单一的经济和无效的政治制度到教育不足及青年失业问题,中东地区的冲突存在很多根本原因。中东局势将对全球体系产生重要影响。一份国际和平协议将有助于重建全球合作,并且可能成为实现基于规则的秩序的第一步。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专家在《水资源开发融资:中东和北非的趋势》一文中,探讨了中东和北非国家过去十年来在资金来源和水资源融资渠道方面的变化。报告最后得出结论,水资源融资在大多数地区已被剥夺优先权,且融资渠道与机构和政策改革的进展有关。该报告整合了捐助者向经合组织报告的数据以及多边机构和双边捐助者的访谈资料,对中东和北非的水资源开发资金情况进行了概述。
世界正在经历几十年来最危险的阶段,最不稳定的热点地区在2017年将更加难以预测。特朗普即将上台,对外政策议程不明;欧洲面临后脱欧时期和新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的双重挑战;中东局势在临时独裁政府下难以稳定;俄罗斯与土耳其恢复友好关系并承诺降低叙利亚冲突等级。在此背景下,文中分析并预测了十个热点国家和地区的现状和未来,并分别提出了简要建议。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专家Ellie Geranmayeh在《特朗普是否会撕毁伊朗核协议?》一文中表示,人们有理由担心美国即将重组的政府将撕毁伊朗核协议。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曾称该协议为一场“灾难”并发誓要取缔这一协议。不过在美国情报部门向特朗普展示美国如何从伊朗核协议中获得安全利益后,特朗普可能会意识到保持伊朗核协议延续性的重要性。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专家Steven Blockmans在《欧盟能否阻止伊朗和叙利亚冲突进一步恶化?》一文中表示,随着阿勒波和摩苏尔战火的蔓延,中东地区似乎陷入了自由落体般的下沉漩涡。“伊斯兰国”以及伊朗和叙利亚间的战火将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国家一同卷入漩涡。
尽管美国新政府政策尚不明晰,特朗普获选美国第45任总统一事本身就足以引发中东的部分强烈反应。特朗普的“推特政治”,延伸到外交政策领域,似乎并不一致。“美国第一”的政治标题政策背后的意义也尚不明确。中东的区域冲突和目前发展障碍的代价并不是由负责者承担,而是由平民和外国支持者承担。
对中东地区的很多逊尼派政权来说,奥巴马总统任期的结束以及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代表了积极的发展趋势。奥巴马政策被其认为具有破坏性效果,就某些情形来说,奥巴马采取的政策相当于背叛了美国的这些传统盟友。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立场更加强硬,认为伊朗是中东地区不稳定性的主要来源,海湾国家对此尤其感到备受鼓舞。但是,特朗普当选总统也引起了担忧。
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专家Zvi Magen在《特朗普时期的俄美关系:对中东的影响》一文中表示,随着总统当选人特朗普准备入主白宫,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对俄罗斯的政策可能发生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可能出现三种情况,最为可能的是新政府对俄政策发生变化,向互惠性妥协谨慎发展。这可能缓解美俄两国的紧张关系,两国在中东地区进行合作。
第十四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 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