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加速进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化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时代。通过深化合作,中俄有望引领非西方国家在智能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中俄两国关系稳步发展,贸易持续扩大,能源、高科技产业和制造业等领域合作也取得重大进展。
中俄ESG合作意义深远。
由中俄两国艺术家共同创作的芭蕾舞剧《女孩与龙》(又名《小河淌水》)10月30日晚在莫斯科上演,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记者10日从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了解到,在刚刚闭幕的第27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框架下,“中国——俄罗斯”商务对话活动成功举办。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政府主席薇拉·谢尔比娜日前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俄中互利合作提供乐观前景,滨海边疆区正积极发展与中国合作。
中俄合作的关键领域之一是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两国庞大的遗传多样性为联合研究揭示各种疾病复杂的遗传基础提供前所未有的平台。
10日清晨,随着一声火车汽笛的长鸣,装载着起重机、编织袋等货物的X8104哈欧国际货运班列,从哈尔滨新香坊火车站缓缓驶出。未来15天,列车将穿越西伯利亚地区,直抵俄罗斯莫斯科。
29日上午,“帕兰道夫斯基”号货轮驶入辽宁葫芦岛港,随着沈阳海关所属葫芦岛海关两名关员对其运载的从俄罗斯进口核电设备完成现场监管,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徐大堡核电首批俄供大件设备顺利通关,即将运往几十公里外的徐大堡核电站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目前,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日输气量达2800万立方米,到今年底预计提升至4300万立方米,可有效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满足冬奥会用能需求。
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盟主席维塔利·曼克维奇说,目前俄中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双边贸易额和联合投资项目数量快速增加,两国合作大有可为。
联合声明强调,双方将继续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以未达成共识的替代方案解决国际问题,反对在多边机构中搞政治对抗。
今天的中俄关系成熟、稳定、坚固,经得起任何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战略协作富有成效,有力维护了两国共同利益。
中俄共同向国际社会发布的“路线图(V1.0)”和“指南(V1.0)”介绍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概念、科学领域、实施途径和合作机会建议等内容,有助于国际伙伴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规划、论证、设计、研制、实施、运营等阶段有广泛参与的机会。
核能是中俄两国之间涉及产业链最广泛的合作领域之一。
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共同的外部新旧威胁,中俄两国双边关系将会得到进一步深化。
这是中俄迄今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既展示了中俄在高端装备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的重大合作成果,也将助推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提质升级。
能源合作一直是两国务实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核能是其战略性优先合作方向,一系列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19日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
中俄关系在两国元首共同引领下愈加成熟、稳定、坚韧,为发展助力,为世界尽责。
显示 126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