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横山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摒弃“一刀切”模式,聚焦山地苹果、羊子饲养、水稻种植等特色产业,对种养殖主体开展“定制化”培训,推动农业人才培育升级,以技术赋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孟家湾乡通过党建引领打破村域壁垒,构建产业发展示范带联合党支部,成立三大产业联盟,走出了一条“支部联建强堡垒、产业抱团促共富”的特色路径。
未来,农行将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弘扬优良传统,优化产品服务,提升工作质效,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倾听·助力·共富 与亿万农民同心共行 致敬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以“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助力农民共同富裕”为主题,邀请了多位“丰收者”,通过鲜活的案例讲述农行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共富,展现秋收“丰”景。
近年来,在万宁市委、市政府和省市相关乡村振兴派出单位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发力下,尖岭村的鹧鸪茶种植、桨板运动等产业发展初具雏形,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
靖边县龙洲镇组织电商培训,意在培养一批懂网络、会营销的“新农人”,助力更多农户和合作社“触网”转型,让电商成为农产品出村出山的“新引擎”和“快速路”。
在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以“山水有约 盛夏狂欢”为主题的第四届文化旅游季于7月15日启幕。
2024年,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第二轮乡村振兴工作中勇挑重担,与3省9县10个村结对。
近日,在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组织下,21家国际媒体记者到外交部定点帮扶县麻栗坡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参访,了解中国减贫和乡村振兴故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强调,在消除贫困之后,中国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即通过乡村振兴战略防止返贫并推动进步,“中国的经验证明,发展中国家只要有韧性、毅力和战斗精神,就能消除贫困”。
2024年,神木通过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村企结对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犍为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采用“123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路径,以“支部党员+终端专员”的模式,对全县范围内的乡镇开展了走访。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素有“百年菜乡”美誉。贺州香芋更是以“味美、质粉、酥香”的特点闻名遐迩,芋头煲、芋头糕、清蒸芋条都是贺州人如数家珍的“吃货秘籍”,但最具灵魂的还数酥香美味的“香芋扣肉”,让香芋爱好者“芋”罢不能。
10月13日下午,南昌大学受商务部委托承办的2024年援外培训项目“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汉语文化研修班”一行赴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第一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塔城乡湖陂村参观考察。
近年来,位于银川市东北部月牙湖乡探索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标准特色种植,成功把昔日“干沙滩”变成了如今的“金沙滩”,移民“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正在实现。
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以念好“山海经”为指引、以建设“样板区”为目标,引导全市上下在彰显闽东特色、创新振兴机制上步步深化,初步走出了一条“产业先行、以城带乡、文化赋能、生态宜居、党建引领”的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移风易俗、民族团结等主题,让民生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岚县梁家庄乡党委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决心,他们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关键抓手,深入贯彻农村“经管强”策略,巧妙利用资金、资源、资产等生产要素,激活了乡村经济的活力,实现了从“小”到“大”的华丽转变。
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咨询公司麦可思的数据,2022年,四分之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小城市、城镇和农村就业,而这个比例在2018年为五分之一。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中国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那里消除贫困的方法之一是依靠文化和传统。2016年以来,依靠旅游业的发展,该县约有3万人摆脱了贫困,约占全县脱贫人口的25%。
显示 131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