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捷克第三大贸易国,捷克成为中国在中东欧的第二大贸易国。双向投资热情持续高涨,中国对捷投资达到近16亿美元,捷克对华投资超过18亿美元。随着中捷双方投资贸易活动的增加,由此产生的法律问题将会越来越多。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说,“一带一路”倡议意义重大。这一倡议能够满足沿线国家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帮助那里的人们提高生活水平,有助于世界经济平衡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已经三年了。谈及三年来,中国和沿线各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成绩单”,库恩以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成立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成果。
“中捷两国关系进入建交以来最活跃、最富有成功的新时期。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16+1’合作及‘中国制造2025’规划与捷克的经济发展战略、工业4.0计划高度契合。”中国驻捷克大使马克卿是在接受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采访团队的专访时表示。
中国驻奥地利大使李晓驷说,奥地利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与中东欧经济往来频繁、人文纽带紧密,与中方开展三方合作潜力巨大。今年是中奥建交45周年,双方应把握历史机遇,深化务实合作,加速驶入“一带一路”快车道,推动双边关系更上一层楼。
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即将在新疆乌鲁木齐拉开帷幕,俄罗斯参展商马拉维公司负责人阿博伊莫娃1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期待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惠及企业,简化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手续。
迪扬科夫曾于2009年到2013年担任保加利亚副总理兼财政部长。他说,中国刚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时,一些国家曾持保留态度。但经过几年的发展,不少国家从该倡议的具体项目中获益,态度发生“显著转变”,越来越支持该倡议。“目前,欧盟和俄罗斯均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确实推动了欧洲和亚洲经济发展,”迪扬科夫说。
孟加拉国信息部长伊努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一带一路”倡议是时代的需要,它将加强业已存在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并令周边国家那些历史悠久的港口、码头重获新生、再现辉煌。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展政策与分析司司长洪平凡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包含了许多可以重振世界经济的国际合作举措。“一带一路”倡议所确定的五大国际合作重点领域,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重点合作内容正是投资和贸易。
波兰华沙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前驻泰国大使、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波格丹·古拉尔奇克告诉新华社记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向全球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有一条是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而波兰就是沿线国家之一。波兰可以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陆地交通和物流中心。
中国和土耳其是地处古代丝绸之路两端的重要国家,如今复兴和扩大这一古老经济带的努力又把两个国家联结在一起。土耳其官员和学者认为,中方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土方的“中间走廊”计划互有交集,更加有利于双方开展合作。
“塞尔维亚和中国历来友好、友谊深厚、互信互助。‘一带一路’倡议为两国友好关系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将助力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取得双赢,”塞尔维亚国际问题专家日瓦丁·约万诺维奇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展政策与分析司司长洪平凡说,共建“一带一路”不仅可以推动其沿线国家落实2030议程,而且对全球落实2030议程举足轻重。
中国电建国际公司副总经理熊立新指出,中国电建看好斯里兰卡这个市场,在当地深耕细作,逐渐摸索出一套颇为有效的市场开拓经验。
翟崑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三年时间,已在金融合作、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进展,并启动了一批重点项目。“除了这些实实在在的项目收获,我们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我们学会运用规则和创造规则”。
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覆盖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集团将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重点布局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兴市场和战略要地,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提高集团整体竞争力。
“中国阿拉伯友好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黎巴嫩著名金融家阿德南·卡萨说,黎中交往历史悠久,“在古代,黎巴嫩就是从中国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环。1955年,黎巴嫩更是成为第一批与新中国签订贸易协议的国家之一”。时至今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依然不够,各方面交往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黎中关系将会走得更近。
三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初步完成规划和布局,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细作、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如果说前一阶段是泼墨写意,如今应该是工笔细描,”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发起人赵磊说,“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借助外部资源,更加鲜活地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三年来可谓收获颇丰,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模式。陈凤英说,“一带一路”推动了相关国家贸易和投资发展,促进了人员往来和民心相通。她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建设的“六大经济走廊”各有收获,经贸园区建设也全面开花,亮点频多。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和先行项目,其进展状况牵动各方关注。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2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走廊总体进展顺利。双方优先落实的早期项目,已为当地带去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巴两国正一同努力,推动相关规划和建设格局不断深化。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实施近3年来,开局良好,已取得一系列收获。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的有力途径,它开启了“共赢主义时代”,开创了互利共赢、非零和博弈的新模式。
显示 28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