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期间,超6亿人次出游,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一个个数据显示着中国旅游市场正在强劲复苏。这份火热也一直延续到了日前在天津举办的2020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上。
刚刚过去的“十一”中秋国庆长假,是澳门迎来内地恢复办理赴澳旅游签注以来的首个长假。记者从澳门特区政府新闻局网站获悉,10月1日至8日访澳总旅客逾15.6万人次,其中内地游客占93.1%,而且呈逐步增加趋势,各大知名景点出现了久违的游客络绎不绝的景象。
10月8日,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终于落下帷幕,旅游市场在防控防疫的大背景下加速复苏。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综合各地旅游部门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八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记者8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今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国庆、中秋将至,在这个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8天长假,百姓如何安心出游?“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这个假期居民出游需求旺盛,旅游消费市场呈明显恢复态势,“周边游”“自驾行”“私家定制游”成为出游的主要选择。
记者27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双双复苏,超过半数剧场已经开放,演出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的近八成,全国旅行社复业率已达75.72%。
记者15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中秋节、国庆节假日市场工作,制止餐饮浪费,推进文明旅游。
在国内疫情持续好转、旅游产业复工复产的当下,又恰逢国庆节与中秋节重叠,8天长假十分富足。多家旅游企业发布的十一黄金周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游客的出游热情高涨,国庆假期火车票搜索量同比增长超八成,小众玩法倍受欢迎。
外地牌照的旅游大巴车穿梭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十里画廊景区,著名的旅游景点西街上又现人头攒动的熟悉场景。今年暑假期间,备受中外游客关注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阳朔,迎来旅游市场快速复苏。
近日浙江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恢复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出入境旅游业务暂不恢复。7月27日,记者从多方了解到,浙江旅游市场正逐步复苏中。
本月第一周,柬埔寨境内出游高达15万7942人次,与此前一周相比增长24.20%。据旅游部部长唐坤表示,本月第一周全柬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15万7942人次,其中国内游客15万4286人次,国际游客3656人次。
“宅家过后你第一件事想做什么?”不少网友的回答是“我要去旅游”。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人们开始走出家门,享受旅游的快乐;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旅游企业积极复工复产,旅游市场正稳步回暖。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五一”小长假期间交通、消费、旅游和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表示,与去年相比,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旅游市场基本恢复了同期的50%,促进了旅游业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上亿人次出游、消费潜能释放、“云端”消费激增……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各类消费如同回升的气温逐渐“热”起来。 这是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第一个小长假。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人气回暖、消费复苏,文旅市场运行安全有序,线上线下活动精彩纷呈。同时,预约参观、限量游览、公筷公勺等文明健康新风尚已渐入人心。 记者:张梦洁、李海伟、周琳、刘勤兵、齐健、杨焱彬、潘志伟、周生斌、张海舟、于晓苏、王怿文、郑梦雨、李涛、宋立峰、王普、庞元元、张晨霖、田晨旭、魏梦佳、曹力、金剑、陈思、蔺娟、陈旭、吉宁、庞峰伟、吴寒、刘昕宇 报道员李云财、鲍恂、江靖 摄像章林 编辑:陈梦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020年清明假期已结束,在已经公布的清明假期旅游收入的7个省份中,江西以52.91亿元列旅游总收入排行榜第一名。根据排行榜中的数据显示,4个省份旅游总收入超过30亿元,分别为江西、贵州、山西和湖南,同时这4个省份接待游客总数也超过5百万人次。
十一假期过后,旅游市场迎来一年中的价格低谷。记者从各大旅游企业了解到,从10月下旬到11月,国内、出境旅游产品降价区间普遍在10%至30%之间,最高降幅相比十一假期可达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