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无闲草,夜郎多灵药”的贵州,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农村产业革命12个特色产业之一,省领导领衔纵深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构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现代化经营和信息化追溯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格局。
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与贵州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地方中药材产业资源和发展基础,探索政企合作新型融资担保产品,加快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据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根据调度情况分析,2020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有望超过673万亩,实现总产值约200亿元,提供稳定就业岗位57万余个。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贵州绿水青山优良生态,是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的最佳环境。近年来,贵州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推进中药材种植业、医药制造业、医药服务业、健康融合业四个板块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健康医药全产业链。
贵州大地上,悠悠草药香。5304种药用植物资源种类遍布全省,作为全国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贵州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聚焦重点品种和优势区域,纵深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9月9日是中国(亳州)中药材博览会的第一天,开展还没到四个小时,贵州威宁天露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便首战告捷,现场签约了1560万元的中药材订单。据多彩贵州网记者得到的最新消息,通过药博会两天的展出,截止到9月10日晚上九点的数据统计,贵州中药材现场成功签约金额高达1.3个亿。
2019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5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9日开幕,今年,贵州省首次组团参加药博会。在2019 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展、酒类产品展暨制药机械展上,贵州馆共展出了80种产品,其中有64种中药材。
贵州中药材产业再一次踏上“以药会友”促高质量发展的征程。9月9日,2019年国际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5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简称“药博会”)在安徽亳州开幕。贵州省中药材产业专班组织了48家中药材企业参展。
今年,药博会的主题是“中医药让人类更健康”。自1985年举办第一届药材交易会至今,今年药博会第一次市场化办会,这期间,亳州将陆续举办包括文化、经贸、学术等十大项精彩活动。
山溪、河畔、院坝,只要有石头的地方,就有金钗石斛,这是记者在贵州省赤水市旺隆镇红花村的感受。在这个素有“金钗石斛之乡”美誉的村庄,老百姓不争耕地,争石头。 得益于丹霞地貌、湿润气候等天然优势,红花村的老百姓石上种“仙草”,终于变荒为绿“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