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协会与北京禧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袂推出“购健康礼包 享黔药红利”大型公益活动,助力贵州消费扶贫,推动“黔药”出山。
为推进中药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进程,全面系统地掌握贵州省主要中药材大品种的全国发展现状和趋势, 更好地服务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咨询评估部通过历时11个月的数据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对比分析,研究编制的《贵州省中药材大品种产业链(第二部)》,日前已正式出版。
为充分发挥适宜石斛生长的生态环境优势,结合长期积淀的产业发展优势,贵州全力推进石斛产业发展,种植面积已突破16万亩,近野生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
8月19日,“兴仁薏仁米”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开具仪式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举办,贵州兴仁聚丰薏苡股份有限公司的“兴仁薏仁米”获得贵州首张药食同源物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这是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兴仁市农业农村局助推农村产业革命,探索药食同源物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又一举措。
今年以来,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围绕“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充分把握中医药发展机遇,通过推动重点产品规模化、加强技术服务、深化产销对接,努力推进全省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贵州省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将区块链技术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应用,落实国家“建立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的重要部署,建立完善中药溯源系统,重新塑造中药行业诚信生态。
目前,贵州已建立太子参、钩藤、黄精、天麻等中药材“定制药园”11.6万亩。2020年,力争省内药企和医院采购本省药材比例从目前的40%提高到60%以上,推动中药材产销对接更加紧密。
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贵州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纵深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今年可实现带动全省9个未摘帽深度贫困县和3个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县(区)的“9+3”县(区)10万人增收。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引进集种植技术指导、产品初加工和市场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引导村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中药材黄蜀葵种植,产品远销广东、福建等地市场,成为当地群众的富民产业。
此次开业的贵州省中药材宣传促消费扶贫体验店位于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产销对接体验店的中药材专区,是一个集展示销售、直播带货,品鉴体验,科普宣传为一体的对外窗口,店内集中展销了贵州各地有代表性的中药材,目前展销单品达300余个。
本次体验店的门店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免费提供,体验店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为除贵阳市以外的八个市州、威宁县、纳雍县以及中药材打造长期集中展示展销平台,将全省各地优质农产品呈现给贵阳市民和来黔旅游的省外游客。
中药材体验馆以科普、研学、互动等方式对贵州的中药材文化、产业及产品进行展现,打造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对外宣传的窗口。将贵州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贵州的中药材产业运用互联网+实体的方式进行推介。
岑巩县凯本镇种植的太子参迎来了采收期,在未来一个多月时间里,将陆续带动当地群众务工7000余人次。
近年来,结合当地中药材资源丰富、药材品质优良、有效成份含量高的特点,六盘水市积极谋划中药材产业项目,通过“四个强化”,全力协调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使中药材产业成为村民脱贫致富支柱产业之一。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级干部、省中药材产业领导小组副组长向青云率省中药材专家团队赴毕节市纳雍县调研指导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纳雍县有关部门及乡镇相关领导陪同调研。
贵州于2018年9月正式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研究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6月,试点企业已有893个品种取得贵州省准入临床研究的批件。
石斛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名贵中草药之一。目前,贵州赤水、锦屏、安龙等22个县(市、区)有80个近野生石斛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均超过5000亩,截至5月底,贵州石斛种植面积达15.95万亩,种植面积位居中国第一。
21日,2020年贵州省石斛产业推进大会暨锦屏石斛花节在贵州锦屏县举行,来自各地的嘉宾和游客走进锦屏万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观赏石斛花,探讨石斛产业发展。2019年以来,锦屏县利用当地森林覆盖率高、日照时间长等优势,采取“龙头企业+国有实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大力发展铁皮石斛产业,探索出杉木、松木、梨树等贴树种植模式。目前,锦屏县铁皮石斛种植已有11000余亩,铁皮石斛产业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今年以来,贵州纵深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药材面积、产量、产值同比均大幅增长。6月14日,记者从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获悉,截至上月底,贵州中药材面积625.14万亩(不含刺梨,下同)、产量16.04万吨、产值22.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2%、21.7%、82.4%。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洒金街道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菌药产业经济,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显示 66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