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14日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吹风会上发言,呼吁各方落实COP26成果,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举办的中外媒体记者会上说,美国上届政府退出《巴黎协定》,耽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长达5个年头,美国现在应奋起直追,与各方共同合作。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10月31日在英国格拉斯哥开幕。英国雷丁大学水文学教授汉娜·克洛克当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是关键。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上,非洲领导人和谈判者就非洲的关键优先事项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最终的结果与非洲大陆的需求规模不相称。
格拉斯哥第26届气候变化峰会堪称成功。因为这次会议达成了一份协议并发表多份高层倡议。这些就是进步的元素。更广泛来说,COP26为气候谈判开启新纪元,超越多边共识,走向意愿同盟。从这个角度讲,COP26重塑了多边会议背景下对成功的定义。这将是COP26所有成果中影响力最持久的。
在格拉斯哥作出的所有承诺中都强调了国家之间合作的必要性,政府以不同方式承诺“共同努力”、“合作参与”和“开放和包容性”对话。这是积极的,但要使之成为现实,这种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确保发达国家合作伙伴兑现承诺的资金——许多关于资金的公告只是“意向”,需要各自政府的批准。
格拉斯哥大会期间一些关键国家宣布的新减排承诺。然而,作者认为,应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些承诺中的大多数目前都没有实际行动或计划的支持。雄心勃勃的发达国家应说服其他国家加强气候措施,提供气候融资以促进行动并确保国际气候正义,并通过自下而上和针对特定行业的协议促进全球气候行动。
在很大程度上,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辩论继续集中在技术和市场反应上,而不是气候正义问题上,而气候正义问题对于实现持久、可持续和公平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作者认为,全球急需在优先考虑气候正义的气候行动政策方面展开合作。
格拉斯哥会议达成了新的重大净零承诺,会议推动各国明确未来8年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导致暴力冲突的新风险。
由于气候变化目前和未来影响,富裕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化石燃料和其他排放将对非洲发展前景造成损害,在如何补偿非洲国家的问题上,COP26与会各方几乎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缺乏协议的最大输家是非洲年轻人,他们将遭受人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影响。
中国与美国终于在COP26上找到了共同点——两国达成共识,将加强《巴黎协定》的执行。对于东南亚而言,中美达成共识是一个积极成果。中美或能共同努力,填补东南亚急需的气候投资缺口。
在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取得圆满成功。会议最终达成一项协议,并提出几项高调倡议,这些倡议本身就是取得进展的要素。从更广泛意义上说,此次气候大会标志着气候谈判的新时代,脱离多边共识,走向具有相同意愿伙伴的联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它重新定义了多边会议背景下的成功。
2021年11月4日,45个国家和欧盟承诺“向加速摆脱煤炭发电过渡”。声明内容广泛,与其说这是一个坚定的承诺,不如说是宣言。这一承诺值得注意,因为它为在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的煤炭议程勾勒出大致轮廓,会议在是否呼吁“逐步淘汰”或“逐步减少”煤炭问题上出现高调分歧。
中国在2021年11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上的气候承诺将受到各界关注。事实上,如果中国未来10年不采取重大行动加速能源转型和脱碳,就没有可靠的排放途径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显示 14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