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没有将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定性为南南合作,而是明确使用联合国术语,将此类投资定性为国际气候融资的一部分。
11月21日,“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与成效”边会顺利举办,这也是此次大会中国角地方日边会的收官活动。
11月24日凌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在延期30多个小时后闭幕。大会就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机制等关键议题,达成了名为“巴库气候团结契约”的一揽子平衡成果。
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气候行动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举行。
19日下午,《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4)》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迈向碳中和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新实践”主题边会上发布。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正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其间在中国角举办的数字化日上,阿里巴巴集团分享了利用AI技术助力降碳的实践。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日前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强大的绿色产能使世界变得更加清洁环保,中国是世界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国家。
11月15日,第十二届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中国角成功举办。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14日举行“中国碳市场创新与管理实践”边会。中国生态环境部官员指出,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全国碳市场推动行业减排效果逐步显现,碳定价作用进一步强化。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负责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11月15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中国已成为能源转型领域的重要引领者,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节能降碳 中国行动”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举行。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展望报告》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发布,得到各方高度评价。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举办的“‘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绿色对外开放案例与实践”主题边会上,来自中外研究机构、媒体、高校、NGO的嘉宾在会上分享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成效。
12日,“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全球企业暨首届亚布力可持续发展年会”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中国角”举办。
能源与水的关系正在给能源和气候规划带来新的不确定性,需要制定一个更综合的分析框架,以便做出战略投资决定。
作为绿色技术的倡导者,中国预计将继续推动海外“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化,更广泛关注环境可持续性。
绿色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口头禅。中国在引领世界实现绿色能源发展目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绿色转型已成为阿塞拜疆的关键战略优先事项,该国已获得2024年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的机会。
显示 17 条结果
孟加拉国首都举行“欢乐春节”庙会
镜观世界丨格林纳达风光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神木:一座西部贫困小县如何登上全国“千亿县”榜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