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将全民健康覆盖纳入全球议程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2017年末,日本政府在东京组织了一次关于这一主题的国际会议。日本首相在那次会议上承诺为全民健康覆盖计划提供29亿美元的财政支持。2019年,日本将主办G20峰会,并在组织一系列磋商活动,为最终公报做出贡献。
G20应优先考虑将金融科技的发展作为议程项目。为此,本文建议,G20应制定监管原则,以促进金融科技实体和银行间的合作,以及为建立金融监管沙箱和政府主导的投资与合作计划提供最佳实践。G20可以建立一个G20金融科技工作组来领导这个议程。
本文呼吁G20成员国努力用持久的政治解决办法来解决非洲饥荒国家的冲突,并对紧急救济慷慨解囊。本文提出了长期措施,如非洲的区域粮食储备、减轻气候变化和农业支持。本文还认为印度在应对这一问题上的作用有待加强。
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需求增长疲软态势在许多国家持续,除此之外,另一个重大宏观经济政策问题是,需要更新和扩大基本的基础设施国际网络,以促进全球生产力和产出能力长期更强劲增长。本文描述了供给侧问题的性质,概述了二十国集团(G20)各成员国设计和实施成功的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计划(NIIP)所需的关键政策元素。
德国总理默克尔为峰会提出三大“支柱”目标,包括促进全球经济稳定、确保全球未来经济可行性以及将G20组织建设成为“负责任的共同体”,其中明确将气候变化划为优先级。文中通过数据图表等阐述了各国在气候可兼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现状及其对经济稳定的必要性,并指出了G20和轮值主席国德国在这一问题上的选择和机会。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Carole Mathieu在《法国:减少在核方面的主导地位与推进低碳能源系统》一文中表示,该章节涵盖了法国能源转型模式。该章节是德国可持续发展高级研究院(IASS)进行的一项更广泛研究的一部分,以为德国接任G20主席国做准备。基于对十四个国家战略的分析,IASS研究探讨了二十国集团为实现联合国气候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而迫切需要的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型的潜力。
报告显示,要达到《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中国2030年绝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能源相关活动)将在9,276 MtCO2 和 12,960 MtCO2之间。根据中国从现在到2030年的GDP增速预测,为达到2030年碳密度目标,在2013年到2030年间,来自中国能源相关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将以每年0.2%-2.6%的平均速度增长。
G20能够有效应对的网络问题包括:商业网络间谍、和平年代的国家间网络攻击,以及对自由数据流的限制。国家发起或支持的商业网络间谍行为会使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和平年代的网络攻击也是巨大的挑战,可能导致巨大的商业损失,并威胁民众生活。限制数据自由流动是新出现的另一个阻碍,这增加了商业成本,扭曲市场,并降低效率。
本文提出G20成员在支持建立以规则为基础的体系、支持全球经济治理、支持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可采取的具体措施,其中包括战略和具体考量。
2008年11月,首次G20领导人峰会在华盛顿举行。本文评估了这一非正式但却有影响力的机构自那以来的表现,以理解未来可能发生什么。本文把重点放在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上,因为这是G20领导人十年来议程的核心
从各国政府收集的确凿证据表明,G20成员国经常违反“不进行保护主义”的承诺。各国领导人应该采取两项措施,来解决当前G20未能解决扭曲21世纪商业的全面政策干预的问题:扩大G20保护主义承诺的范围并呼吁加强监督。
本文研究了政府政策对经常项目(贸易)失衡的影响程度,以及这些政策可能会在多大程度上被用来实现G20减轻失衡的目标。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G20(及其它国家)有必要的工具来实现它们所说的缩小经常项目失衡的目标。
信息通信技术,尤其是手机技术已经对非洲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信息通信技术迅速扩展,但非洲面临着潜在的数字鸿沟。G20必须采取全面系统的办法,帮助非洲国家跨越数字鸿沟,充分实现数字红利。此外,G20与非洲在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方面的伙伴关系还应以过去的经验教训为基础。
手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非洲企业家和消费者创造了许多新机遇,也扩大了政府重点服务的覆盖面。要跨越数字鸿沟,参与数字经济,并充分利用由之得到的利益,非洲需要在监管、教育和基础设施三个方面采取果断行动。
如今,金砖机制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对话合作网络,不但有年度领导人会晤,安全代表、外长等十多个部长级会晤也已建立,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智库理事会、反恐工作组、网络工作组等已经在运行,新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机制等金融合作机制,新设的金砖国家运动会等人文合作机制等也在不断涌现。金砖机制的体系在不断完善,全球治理能力在不断加强。对中国来说,“金砖”与G20可作为参与全球治理的两翼、双轮,正在踔厉风发、齐飞共振。
第十四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 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