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0国(G20)峰会将于11月30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虽然人们可能会密切关注中美贸易政策的动态,但G20峰会也是有关环境和气候问题的重要论坛。本文提供了推进气候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五种途径。
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4月2日宣布,2019年在大阪召开的G20峰会定于6月28日开幕。
阿根廷已正式开始轮值G20主席国。此时,该地区面临着两大挑战。首先是宏观经济稳定性面临着系统性风险,其次是不尽如人意的经济增长率。这对G20议程的两个核心环节具有重要影响。
澳大利亚担任G20轮值主席期间,积极支持对主席国在国际多边谈判中的作用进行合理的机构设置的建议。G20轮值主席急需克服制度缺陷,就G20的决策征询非成员国的意见。主席国的信息优势和议程掌控足以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谈判结果。
白宫18日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德国汉堡G20峰会期间曾举行过非公开会晤,此事之前未作披露。白宫发言人称,在汉堡峰会开幕时,特朗普和普京曾简单交流。7月7日,双方在各自外交部长的陪同下进行了超过两个小时的双边会谈。此外,在闭幕晚宴上,双方也进行了交谈。
美国总统特朗普参加汉堡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会议,但他并不是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朋友。目前的大多数分析主要聚焦在特朗普本人和美国引领的国际经济秩序难以确定的未来。但是,峰会还应该关注G20此类机制能够提供的多边合作的重要性和领导力。除美国外的十九国集团已经有效地遏制了特朗普寻求的保护主义和双边主义议程。
中国在G20汉堡峰会提出的方案是,继续拥抱并引领经济全球化,同时苦练内功,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断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持续发展。可以说,从杭州到汉堡,变的是时空、形势,不变的是高举经济全球化大旗、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
从“千桥之城”杭州,到“世界桥都”汉堡,传承的不仅是峰会的主题,更有中国的贡献。建设开放经济联动新结构;打造世界经济增长新引擎;提供包容发展新理念;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新机制等充分体现了“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所处的时代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全球化、经济与金融监管、人口等领域,这使得世界经济增长寻求内生动力变得更加困难。然而在G20平台上,这些不确定性也突出了新兴市场的作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更丰富的劳动力、更大的发展潜力,这对于整合G20资源、助力G20升级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汉堡峰会闭幕了。人们看到,这届峰会以“塑造联动世界”为主题,在构筑经济恢复能力、促进可持续性和承担责任等重大问题上达成了重要共识,中国为此发挥了独特而关键性的作用。中国的关键性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从二十国集团(G20)汉堡峰会传出的新闻集中于可预见的、先已决定的美国态度,即拒绝参与有关《巴黎协定》的共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消息可能是:美国的立场实际上强化了国际气候共识;国际社会关于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的立场日渐成熟;美国能源和气候政策轮廓已开始浮现。
全球贸易稳定亟需G20力挽狂澜。G20自成立伊始,就是一个帮助全球经济走出危机的应对机制。这个多边组织涵盖了全球人口的2/3,GDP总量的4/5以及全球贸易量的3/4,其成员国既有发达国家也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G20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有力地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进展。
经过十年的磨合与探索,G20与联合国之间的合作已经走在路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与探索空间。作为多边外交的双引擎,在新的全球政治经济大变局背景下,面对日益尖锐与复杂的国际矛盾与问题,探索如何加强二者的紧密协作、让二者尽快发生有效化学反应显得尤其重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首要论坛,2016年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旗帜鲜明地提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针对全球经济病灶开出了“中国药方”。2016年12月,德国接棒中国G20的轮值主席国身份,将峰会主题确立为“塑造联动世界”。而2017年或将成为世界经济版图持续变化和全球增长动力大转型的重要时刻,也将成为G20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G20机制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尤其是渝新欧铁路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先行者,为中德合作规划了新的路径。今年是中欧海洋合作年,中德又可发掘巨大合作潜力。为此,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国际安全问题,如叙利亚和伊拉克危机、伊朗核问题及乌克兰问题,将成为中德磋商的国际议题,中德关系的安全维度将日益显现。
中德两国领导人在峰会前的会晤,以及两国经贸关系的深化,有助于提振全球支持全球化的力量。这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三大贸易国的强强联合,中国更希望德国也加入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以便在后危机时代为亚欧和全球经济提供新的动力。
近期中德、美欧关系走向可谓冰火两重天:中德不断相向而行,双边合作持续发展;美欧关系急转直下,互信严重受损。这种局面为即将召开的G20峰会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美欧分歧使G20面临机制被弱化、共识难达成的风险。而中德务实合作则有希望成为助推全球经济治理的有生力量。
G20最重要的任务是忠于其核心使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并管理世界的结构改革。全球经济尚未脱险,现在不是G20扩大成员国规模的时机。G20应把范围缩小到与全球金融和贸易体系相关的领域,并仅关注政治方面有破坏性全球趋势的问题。
汉堡G20峰会的前景、进程与成果落实很不明朗,将面临以下可能性:峰会议题成果“被平庸”;多边协调治理“被稀释”;次级对话与全球机制“被交叉”;意外事件可能“被焦点”;美国或遭孤立“被拉黑”。目前看来,汉堡G20峰会的成果肯定难以与2016年杭州峰会的媲美,但是对于中国而言,G20仍是中国推广全球治理中国版的发展经验、创新全球公共品、改善治理赤字的绝佳平台。
显示 59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