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10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在一个个“尽精微”的项目中取得实打实的合作成果,将“致广大”的宏伟愿景变成生动现实。
学者分析了欧盟“全球门户”战略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互补潜力。
“一带一路”绿色债券市场正在发展,但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总体投资水平相比,规模仍然相对较小。
中国石化在厄瓜多尔服务“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会22日在厄首都基多举行。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委托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交流平台(成都)以线上形式开展了中阿巴纺织品标准化与市场准入专题培训班和中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标准培训班。
11月17日上午,南昌大学受商务部委托承办的2024年援外培训项目“‘一带一路’国家数字技术专题培训班”圆满结业,南昌大学副校长涂宗财、江西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出席结业仪式并致辞。
“丝路电商”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充分发挥中国电子商务技术应用、模式创新和市场规模等优势,积极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的重要举措。
12日,“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全球企业暨首届亚布力可持续发展年会”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中国角”举办。
误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贷款的性质会破坏促进全球南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合作可能性。
2024年是共建“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11周年,在与发展中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中国参与的许多“小而美”惠民生项目切实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活,受到共建国家民众的热烈欢迎。
美国的观点的一个根本问题是错误地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孤陋寡闻,无法做出正确决策。更重要的是,它忽略了当地参与者的能动性和实际情况。
在数字经济赋能共建“一带一路”创新发展对接交流会上,新华社河北分社副社长韩杰表示,新华社将充分发挥平台资源优势,以及在数字经济、“一带一路”等领域的服务经验和能力,将更多前瞻性、创新性理念输入河北,推动河北企业走出去及国际技术引进来。
24日,2024“一带一路”印刷包装产业发展大会在陕西省渭南市举行。
2024“一带一路”印刷包装产业发展大会风云对话嘉宾观点汇聚
作为对中国绿色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韩佩东成为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100位获得者之一。
中老铁路不仅是一项重大技术成就,还标志着老挝向陆联国转型的重要一步。
中巴经济走廊已兑现最初的一些承诺。旁遮普省和信德省的互联互通项目,以及俾路支省的东湾快速路,缩短了这些项目所涉及地区的旅行时间。同样重要的是,2015年至2020年间新建的9座发电厂帮助缓解巴基斯坦全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在10月15日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论坛暨第二届丝绸之路(西安)国际传播大会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了《八项行动奠定共建“一带一路”新十年良好开局》智库报告。
显示 6246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探访肯尼亚菌草种植园
匠心守艺 传承徽派插花艺术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