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22日,2024第二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在合肥成功举行。
近日,Wind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显示,包括湖南省在内的中部地区六省份共有40余家企业市值挺入500强,数量较去年有所增长。
今年以来,市场上出现多起上市公司股东因离婚分割所持公司股份事件,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质疑相关行为涉嫌“绕道减持”。7月28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有关事宜答记者问。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1日表示,今年以来,外资保持流入A股态势,1至5月通过沪深股通净流入达1700亿元。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54万亿元,同比增长9.24%;实现净利润3.25万亿元,同比增长3.19%。
记者从北京证券交易所获悉,截至2月28日,17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22年度业绩快报,共实现营业收入1301.79亿元,同比增长21.55%。
记者20日从北京证券交易所获悉,2022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融资累计达163.84亿元。
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政府收入做减法,让企业轻装上阵、提升活力,有效改善了市场主体预期。特别是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万亿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中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将为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上市公司提供资金扶持,以吸引它们来到该地区。横琴是中国南方城市珠海的最大岛屿,紧邻博彩业中心澳门。横琴正谋求区域发展及使澳门经济多元发展。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17日在成都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白皮书2021》显示,中国上市公司在“一带一路”的业务开展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域结构特征,东南亚地区是其业务首选。
6月30日下午,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通报了《安徽省推进企业上市“迎客松行动”计划》有关情况。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梳理,自4月1日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以来,截至6月19日已有20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收到退税红包,合计金额约41.4亿元。其中有公司获留抵退税款近14亿元。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9日披露,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境内上市公司共4782家,总市值80.7万亿元人民币,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上市公司家数、市值与2018年底相比分别增长33.4%和85.3%。
2021年,贵州省新增3家公司上市;全省38家上市公司实现股权融资30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77%。贵州力争2022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5家。
据韩联社1月25日报道,韩国资本市场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预测称,今年韩国国内上市企业营业利润将同比增长7.6%,但利润率将同比下降0.1%,略有下滑。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鸣钟开市,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开市首周,成绩如何?相关市场机构数据显示,北交所运行首周,上市公司成交额达212亿元;截至11月19日收盘,首批8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695.96亿元。
全国碳市场需要提供更加丰富的多层次产品,不仅包括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还应包括更多的衍生品交易。
2021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拉开帷幕。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晚间,沪深两市已有734家公司发布了2021年的半年报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喜的公司占比超七成。
6月28日,高新区企业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鸣锣科创板,成为合肥高新区第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近期,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收官,A股4000多家上市公司的“成绩单”亮相。
显示 56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