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底,多位巴西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影响2022年世界经济表现的主要因素不能明显改观,2023年世界经济将面临进一步加深的“滞涨”和衰退风险,而且有可能“更糟糕”,并称期待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增长能再度稳定世界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1日警告,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下行风险巨大,甚至可能衰退。这一机构在当天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由2021年的6%显著放缓至3.2%,明年进一步放缓至2.7%。
全球经济前景因乌克兰危机升级正越发暗淡。多家国际组织和机构近日都对明年世界经济增速亮出“红灯”。
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正在进行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给中国—东盟合作带来哪些新机遇、RCEP的实施能否助力世界经济复苏等相关议题,成为与会各界代表的热议焦点。
8月31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即将开幕,“服务合作促发展,绿色创新迎未来”成为了今年交易会的鲜明主题。
世界经济形势明显发生改变,未来前景变得更加不确定。美欧都在与高物价作斗争,面临着在经济衰退风险之下推进加息的困境。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其中第二季度增长0.4%。在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各种超预期因素叠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展现出强大韧性。
最近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由于遭受外部诸多消极影响,东南亚经济复苏前景不明。但2022 年东南亚平均增长率有望达 5.8% 左右。据预测,越南将成为区内增长率最高的国家,2022年增长率或超过 6.5%。
随着在粮食价格飙升和供应短缺迫在眉睫的背景下饥饿现象的增加,这种高通胀——以及通过提高利率对其加以遏制的努力——正在搅乱金融市场,增加经济衰退的风险,同时加剧世界上最贫穷人群的痛苦。
“中国经济下半年增长势头有望反弹。”世界银行在日前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中,给出这一让全球工商界人士感到非常振奋的判断。
5月18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经社部)发布《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2022年年中更新)》称,俄乌冲突影响了疫情下本已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在欧洲引发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推升了食品和大宗商品价格,加剧了全球通胀压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2%,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显示在疫情与地缘政治双重影响下,全球制造业增速持续放缓,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全球经济正处于压力之中,通胀已经急剧上升,而美联储也开始了紧缩周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剧了通胀压力,加上制裁对运输时间和供应链产生不利影响,未来几个月供应中断或再次加剧。与之前的预测相比,作者将2022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下调了1个百分点,将2023年下调了0.4个百分点。
在经历了2020年的经济停滞和2021年的劳动力市场动荡之后,通货膨胀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从阿根廷到德国,从美国到意大利,物价以数十年未见的速度飙升,成为压倒其他一切问题的2022年世界经济最大挑战。
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数字经济时代,世界经济发生着全方位、革命性的变化,产业数字化便是最显著的表现之一。
2021年,中国进出口总值6.05万亿美元,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93.6亿元人民币,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近日发布的一系列经贸数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眼“成绩单”。
作为当前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的生效为区域合作的深化发展创造了崭新机遇,为世界经济的开放融通注入了强劲动力,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提供了强大引擎。
全球化注定要发生变化。工业生产和全球需求的颠覆性变化正在促成这一现象。新冠肺炎疫情、海运的严重中断、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死灰复燃,以及中国与其所有主要贸易伙伴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这些状况让一些人相信全球化已死。但作者认为,一个不太全球化的世界是不可能存在的。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它都将是国际舆论场热门话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3日在京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从中长期看,全球仍处在中低速增长轨道,未来3到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3.0%到3.5%。
显示 237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