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南宁举行的第20届东博会上,中外企业充分看好中国和东盟市场机遇,纷纷前来寻找商机。
欧盟的印太政策正试图在地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主要目的是在经济上更好地进入不断增长的东盟市场。欧盟是东盟贸易和投资的主要参与者,并希望进一步扩大到绿色、可持续和数字经济领域。
12月1日,中国—东盟经贸中心资质认证服务点在南宁市揭牌成立,将为水果等特色产品出口东盟市场提供相关资质(认证)服务。
日韩和欧美品牌虽然占据了东南亚的燃油车市场,但仍未渗透电动汽车市场。而这些企业已在燃油车生产设施上付出巨大的沉没成本,因而倾向于继续使用现有设施生产燃油车。这就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年轻车企打入东南亚市场并在当地设立电动汽车工厂提供了机会。
2022年前5个月,柬埔寨向东盟市场出口了约2万5000吨大米,较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约9%。
“广西作为有大量日资企业进驻的中国华南地区与东南亚的连接点,在日本备受关注。”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龟井启次17日说。他认为,广西农林业、汽车、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与日企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越南《农业报》5月11日报道,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统计,今年前四个月越南出口大米205万吨,出口额10亿美元,出口量同比增长4.4%,但出口额同比下降6%。
广西贸促会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贸促会会长魏然11日表示,广西、湖南两地在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提升海铁联运效能,衔接国际运输,推动两地和东盟国家加强物流合作,将助力两省区企业开拓东盟市场。
“越南大米对东盟市场出口潜力巨大”,这是出席5月5日在越南安江省举行的对东盟市场出口稻谷和大米出口咨询会的代表所强调的内容。
一列载着1000吨铝型材的班列18日驶出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向越南(河内)驶去。记者获悉,这是成都开行的首趟至越南的跨境直达企业专列。
记者14日从广西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四五”期间,当地将通过构建“4+N”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基地、跨境产业合作工业园区等,探索建立双向跨境产业链供应链长期合作机制,深度对接东盟国家市场。
蚕茧和生丝产量保持“中国第一”的广西,正借助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的区位优势,聚力打造轻工纺织产业集群。据有关方面12日介绍,2021海上丝绸之路纺织服装时尚大会将于今年10月在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举办。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4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9.2%。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1日介绍,参展东博会已成为中国建筑材料企业拓展东盟市场的一个捷径。
“广西有临近东盟市场的地缘优势,人力、土地成本较低,适合香港人到此投资、创业。”中国香港(地区)商会广西会长潘家穰,3月25日晚在广西柳州市考察投资推介交流会上表示。当天,潘家穰带领来自中国香港(地区)商会的二十多名企业家代表走访广西柳州市、桂林市等地考察、投资。
中国中通客车11日在吉隆坡与马来西亚TMS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科技领先的新一代新能源客车,并以马来西亚为中心开拓东盟市场。
为东盟高杆作物特制的农用植保无人机,适合丘陵地带的数控仿地形甘蔗联合收割机……正在南宁举行的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科技企业云集,期望借机开拓东盟市场。
防城港是我国进口粮食的主要口岸之一,年进口粮食达500多万吨,粮食进口量位居全国前列,辖区内5大粮油加工、仓储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和众多粮食贸易集群的加入,形成了防城港市乃至广西的支柱产业链。
显示 18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