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保障生物安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开展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联防联控合作,着力推动跨境作物重大病虫害联防联控技术合作。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近期签署FAO-CAAS创新平台实施协议,促进农业研究与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和食物系统转型发展。
近3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快科技赶超引领步伐,在经济与园艺作物领域取得一批科研新成果,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的畜禽良种化科研攻关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多项成果。据中国农科院相关负责人日前介绍,畜禽良种化科研计划致力于突破关键技术,改善我国肉牛、肉羊主导品种供种依赖进口的局面,提升肉鸡附加值和肉鸭市场占有率等。
新国家作物种质库项目26日在中国农科院正式开工建设,种质库设计容量为150万份,是现有种质库容量的近4倍。这是记者26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的信息。
据最新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推出61项农业技术和产品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为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以及维护国际农产品的市场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16日,中国农科院与农业部直属事业单位、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农业走出去企业、重点农业高等院校等共同发起成立全球农业大数据与信息服务联盟。
显示 7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